興中會的工界組織“中和堂”
十九世紀時香港工會與幫會關係密切,兩者會眾的目標都是低下階層,“中和堂”在港英的資料直指它是三合會組織之一,國民黨史家指它是工人組織,現發展為台灣打着幫會旗號的政黨。
1895年乙未廣州起義失敗後,香港興中會領導人孫中山(1866-1925)、楊衢雲(1861-1901)、尢列(1866-1939)等潛逃四散,香港興中會再無活動。1897年,遠走越南胡志明市(時稱西貢)的尢列潛回香港,於4月成立中和堂,總部設在新界西貢,藉以維持興中會黨務[1]。馮自由的《中和堂小史》没有這段資料,另指中和堂始自横濱,以下會談及。據港英出版的摩根(W. P. Morgan,?)著Triad Societies
in Hong Kong(《香港三合會》)一書指出,乙未“廣州起義失敗後,革命黨人繼續在三合會中開展活動,並創立了中和堂,使之成為聯絡當地三合會會眾的重要機關”[2],兩種說法有待進一步研究。
據《中和堂小史》記述:1899年,日本橫濱興中會駐日分會早已不存在。當時革命黨人設有海員行船館,初無會名,亦無政治色彩。發起人為包佳(?)、楊少佳(?)、陳澤景(?)、温炳臣(?)、陳和(?-1906)等數十人,組織類似海員俱樂部“行船館”,館址設在橫濱唐人街某街角2樓,堂中設關羽神像,每逢神誔及紀念日,經常鑼鼓喧天,設宴高會[3]。
所謂“行船館”,又名“館口”,約有3種:一種叫“洗馬沙館”,由包工頭設立,與船東合作,包攬介紹海員工作。凡找工作者必須賄賂工頭數十元不等,上船工作後,從海員工資中扣取13元或15元歸包工頭。如“寶泰辦館”。一種叫“君主館”,由個人設立,營業性質,亦是與船東合作。凡加入者須繳納入館費數十元,才有等候工作機會資格。在館內食宿,由館主收飯錢和徵收其他種種名義費用。介紹工人上船工作,並不是按先後次序輪候,而是由館主個人意志支配。一種叫“民主館”,亦名“兄弟館”,由海員合股組織,是公共宿舍性質,工作機會自然比較公平;但海員多不識字,故必需聘請知識分子做館中管理人,部份管理人日久則把持館務,從中漁利剝削工人。上述3種館口,香港於1920年便有130餘間之多。所有行船館都會供奉關帝。民國初年,國民黨外圍組織“聯義社”在香港設有行船館“順海閣”、“恭誠”、“陶義閣”、“談鴻別墅”等。談鴻別墅與日本郵船、東洋郵船公司等合作,供職西伯利亞丸、春洋丸、天洋丸、地洋丸、秩父丸、淺間丸等20多艘輪船,歐美輪船亦有,地址在中環荷里活道,第二次大戰時,日本各輪船公司船隻被日軍改為軍事運輪輸船,因而被盟軍擊沉,日本船公司生意一千丈,談源別墅生意大受影響乃結業。順海閣以恩平縣海員為多,多數供職美國與加拿大温哥華航線,及美國環球航線。恭誠海員多屬倉底行(燒火行),供職美國華僑的中國郵輪公司的奶路號(Nile),南京號等[4]。行船館亦帶有地方族群色彩和行業性。
1900年,興中會發動惠州起義失敗後,尢列被清政府通緝逃命到横濱。行船館請尢列演講時事,聽眾大為傾倒,於是行船館有興中會會員和留學生的足跡。遇有革命黨著名人士途經横濱,行船館請其到會演講中國政情,行船館會員的反清種族觀念遂與時俱進。1901年元旦,留日學生組織“勵志會”舉行元旦慶祝會,行船館應邀派尢列出席,同時應邀出席有日本進步黨領犬養毅(1855-1932)、菲律賓獨立軍代表彭西(Mariano Poncey Collanntes,1863-1918)等[5]。
當時日本華商泰半傾向保皇會,尢列決定爭取工界支持興中會,乃聯絡工界陳才(?)、楊少佳、鮑唐(?)、翟美徒(?)、陳和等,將行船館定名為“忠和堂”,旋推舉為尢列為會長,尢列逐將忠和堂改為革命組織。稍後,陳少白(1869-1934)加入忠和堂為顧問,增強該堂與興中會的聯繫。忠和堂接納陳少白的建議,改名為“中和堂”,缷下關帝神像,以便吸納敎徒入會,敎徒翟美徒(?)等在這時加入[6]。
中和堂取“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之義,出自《中庸》。中和堂以青天八針白日為堂徽,八針乃崇尚八德之意[7]。中和堂會員以工界為主,立會目的在於維持革命,有論者認為尢列成立中和堂目的是與孫中山分途發展,另樹一幟[8]。中和堂是一個以吸納工界為主的革命組織,並不是工人組織,當時所謂工界是相對商界而言,泛指稱工業界,並不代表是工人階級。
橫濱保皇派與革命黨爭奪大同學校,雙方在中華會館開會爭論,陳少白指揮中和堂會員在開會時群起反對保皇會,卒使保皇派不能侵佔公產。1899年,陳少白到香港創辦《中國日報》,會員推舉翟美徒(?)主持會務[9]。
1901年後,尢列到新加坡縣壼行醫,醫館設在牛車水單邊街,因“精通治花柳雜病,其門如市”。當時南洋華商多數傾向保皇會,尢列認為難以爭奪,乃轉向爭取工界支持革命。尢列致力運動工界,經常出入鴉片煙館和賭場宣傳革命,收效很大,從者日眾。日久,尢列也染上鴉片煙癮[10]。
尢列先在馬來西亞吉隆坡設立中和堂,創辦《圖南報》,會所公開懸掛青天白日旗。稍後在新加坡、馬來西亞怡保(壩羅,Ipoh),檳城(庇能,Pulau Pinang)等設立中和堂支部,吸納了《天南日報》記者黃世仲(1872-1913)、黃伯耀(1863-1940)、康蔭田(?)等加入[11]。
1905年冬,《圖南報》為華僑馮夏威(1881-1905)舉行追悼會,數千人出席,自是南洋各地抵制美貨運動日漸擴大。
馮夏威(1881-1905),廣東佛山南海區沙頭鎮北村人,旅美華僑。1895年隨父到美國當鐵路苦工,體會美國對華工的迫害。1905年美國《限禁來美華工條約》已屆期滿,美國卻無理拒絕廢約,並繼續利用舊約迫害華人,清政府竟俯首屈從,激起了全國人民的無比憤慨。廣州、佛山、香港、上海等地群眾率先發起反美拒約運動,並組織拒約會,廣泛宣傳抵制美國貨。馮夏威毅然從美國回到上海參加拒約運動,代表旅美華僑向清政府請願,要求清政府出面交涉廢約,維護華僑權益。清政府不但不接受這一正當要求,反而斥責為“滋生事端”、“小題大做”。6月14日 ,馮夏威再組織華僑到上海美總領館請願,美領事氣焰囂張,肆加侮辱。馮夏威激於義憤,決心以死拒約,在上海美總領事館門前服毒自殺,時年24歲。並立下遺書,以勉勵國人,遺書上寫:“未死者應持以堅忍,無貽外人譏也”。馮夏威的殉國,進一步激起了全國人民的反美義憤,反美拒約運動遍及全國城鄉。
適有英國貨船運載美國貨到新加坡,碼頭華工拒絶起運,新加坡華民政務司乃請翻譯何式寛(?)設法解決。何式寛向華民政務司說:如果得到僑商陳楚南(?)協助疏通碼頭搬運工人,或可解決。華民政務司逐請陳楚南協助調解,說明該批貨是新加坡政府事前已經購入的貨物,陳楚南在告示上署名,碼頭工人始開工搬貨[12]。
9月,上海廣東同鄉會把馮夏威靈柩運抵廣州,廣東各界發起追悼拒約英烈。17日在廣州華林寺開追悼會,第一天出席者達1萬人,最後一天增至3萬人。18日,靈柩經佛山運返沙頭,沿途群眾組織演說,宣傳反美拒約,並在沙頭公祭烈士,四方來會者1萬餘人,港澳均派有代表參加,烈士葬於西樵山白雲洞口,墓碑刻:“偉人馮夏威墓”,拒約同仁立。
香港、廣州工商學報各界組織拒約會以響應,香港代表何啟(1859-1915)、曹允善(1868-?)、李煜堂(1851-1936)、吳東啟(?)、陳少白等議定解決條件9條。楊西岩組織“拒止美國禁制華工苛約會”,發起抵制美貨、聲援美國華僑的愛國運動。為了擴大影響,爭取支持,楊西岩還聘請陳少白任顧問。
1905年,各革命派共同組織成立同盟會,中和堂亦加入。
武昌起義後,清兵南下,南京危急,中和堂組織中和北伐軍,總指揮為關仁甫(1873-1958),準備北上,因議和成功而結朿。
國民政府成立,各政治人物紛紛組織政黨,競選議員,中和堂改組為“中國中和黨”,尤烈繼續掌權,隨後尢列兒子尢永昌(?-1948)、尤崧(?)先後任黨主席。有二三名中和堂分子假借尢列之名在廣州組織中和黨,邀請尢列到廣州主持,尢列始終没有到場[13]。中和堂横濱分部改稱“中和堂書報社”,擁有參選參議院資格,派夏重民(1885-1922)到北京參加選舉。南洋各中和堂因未設有書報社,没有選舉資格[14]。
1913年,尢列以中和堂名義向內務部呈請立案,即予批准。中和堂的革命使命完結,以政黨名義繼續活動。
1940年,尢永昌欲擴大中和堂,改為委員制,推舉李紀堂(1873-1943)、曾克齊(?)、李天德(?)等為執監委員。尢永昌藉細故攻擊李紀堂,引致各執監委脫離關係,李紀堂避走重慶,出任國府僑務委員,中和堂無形瓦解[16]。
1946年國府實行憲政,召開政協會議,尤永昌趁機活動,以中和黨旗幟涉足政壇。8月24日 ,中和黨在廣州召開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繼後黨內即出現了兩派:一派以尤永昌為代表,稱“正統派”,一派以李少奇(?)為代表,不滿尤永昌的主席位置。稍後,中和黨總部遷往上海。不久,宣佈有黨員300萬人,上海一地稱有10萬人,所發展會員多為無業流民,有些下水漢奸貢納了一些經費,也佩上了中和黨的徽章[17]。李少奇、楊孝權(?)聯手另組中央,稍後,兩派各自籌備召開全國代表大會。
中和堂成員去台後,基本上未公開活動。在海外以洪門幫會形式繼續活動。在國民政府宣佈解嚴、開放黨禁後,即重聚結黨,公開活動。並有意整合台灣的洪門、青幫和一貫道等組織,取得某航空公司的支持。
該黨的宗旨為中正、和平、大公、博愛。公開在台活動的目的是重新整合台灣洪門、青幫和一貫道等潛社會的力量,與海外團體相呼應,參與台灣政治活動,影響台灣政局。在台灣前途出路抉擇方面“爭得發言權”。表示:為因應國際形勢及國情之需求,將於最短的時間內召開海內外全國黨員第三次代表大會,修改黨章及政綱、政策;展開黨務吸收新血液和海外團體相呼應,協助政府完成三民主義統一中國的大業。
尢列(1866-1936),廣東順德人,字令季,別字少紈,號小園,又號吳興季子,晚號缽華道人。1866年生於佛山市順德區新基坊書香世家。尤列從小博聞強記,所讀的書到中年還能背誦半數,孫中山在日本橫濱時曾當面稱他是“石龜肚”(即記憶力特別強)。尤列在學堂讀書時,10歲受業師陸蒲泉(?)影響,就萌生反清意識,絕意科舉。1882年在上海加入洪門,1886年,入廣州算學館肄業3年。1888年任職廣東沙田局丈算總目。1889年任廣東輿圖局測繪生兩年。1892年,考進香港華民政務司署任書記。加入輔仁文社。在香港與孫中山、鄭士良、楊鶴齡、陳少白等暢談革命,時人稱之為“四大寇”。1893年與孫中山、陸皓東等聚在廣州城南廣雅書局抗風軒議設興中會,但暫未能成立。尢列同陸皓東、周昭岳回順德北水創辦“興利蠶種公司”,以經營優良蠶種為掩護,秘密進行革命串聯活動,孫中山多次到此議事。
1895年尢列在香港參與組織興中會,籌劃廣州起義。失敗後逃亡越南胡志明市。1897年在日本横濱成立中和堂,繼續從事革命活動。1900年惠州三洲田起義(今深圳鹽田與龍崗交界,屬鹽田區管轄)時,去長江流域謀回應,尢列參與惠州起義失敗,遭清政府通緝,與孫中山東渡日本,2人共議“開導僑界,溝通學界”的行動計劃,並擬定“中華民國”國號。1901年後,尢列到新加坡縣壼行醫,醫館設在牛車水單邊街。當時南洋僑商多傾向保皇會,尤列認為不可爭,乃轉向爭取工界,尢列致力運動工界支持革命,經常出入鴉片煙館和賭場,宣傳革命,影響很大,從者日眾。日久,尤列染上鴉片煙癮[19]。後赴日本及南洋各地,設立中和堂分部,聯絡華僑中工人與小商,並在新加坡出版《圖南日報》。任《圖南日報》名譽總編。1906年,受孫中山指派,建立中國同盟會新加坡分會,募集資金援助國內武裝起義。1910年,尢列秘密回國襄助蔡鍔舉義。1911年武昌起義成功,組織中和堂北伐軍,並策動滇、黔等省兵力東向抗擊清朝殘餘武裝勢力。
1921年,尤列任孫中山總統府顧問。但不久與胡漢民、陳少白等意見不合,赴香港定居。在香港創辦書院,鼓吹孔教倫理救國。
1922年,組織“皇覺書院”,宣傳儒家思想。創立國醫學院。地址在旺角廣華街2號,自任院長。
1926年,以中和黨總理名義通電反共。
1928年,國府大學院下令廢止祀孔,尢列上書反對。在香港籌建孔聖講堂,地址在加路連山道。
1931年秋,國府召開國難會議,被徵為國會議員,以病不克就道。
1935年,通電全國,主張抗日,統一禦侮
1936年9月,扶病到南京,面陳救國方略。11月12日 ,病逝南京,享年七十有一。著有《四書章節易解》、《四書新案》等。
(完)
龍少爺
31.01.2012
[5] 馮自由著:《中和堂小史》,載:馮自由著:《革命逸史》,上冊,第三集,北京,新星出版社,2009,第476-477頁。馮自由著:《尤列事略》,載:馮自由著:《革命逸史》,上冊,第一集,北京,新星出版社,2009,第32頁。
[9] 馮自由著:《中和堂小史》,載:馮自由著:《革命逸史》,上冊,第三集,北京,新星出版社,2009,第476-477頁。馮自由著:《尤列事略》,載:馮自由著:《革命逸史》,上冊,第一集,北京,新星出版社,2009,第32頁。
[10] 馮自由著:《中和堂小史》,載:馮自由著:《革命逸史》,上冊,第3集,北京,新星出版社,2009,第477頁。馮自由著:《尤列事略》,載:馮自由著:《革命逸史》,上冊,第1集,北京,新星出版社,2009,第32頁。
[11] 馮自由著:《中和堂小史》,載:馮自由著:《革命逸史》,上冊,第3集,北京,新星出版社,2009,第477頁。馮自由著:《尤列事略》,載:馮自由著:《革命逸史》,上冊,第1集,北京,新星出版社,2009,第32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