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

2019年5月3日 星期五

海員大罷工與左翼史跡徑


海員大罷工與左翼史跡徑

《時來運轉——工運歷史導賞團》
日期:201954日(六)
時間:14:00-17:00

第一站:新紀元廣場


集合地點:新紀元廣場(地鐵上環站 E2出口即到達永樂街新紀元廣場。

講解:
自從港英撤退香港回歸,公開的歷史展示場地一向避談的海員大罷工,現在多了人談,如海事博物館展出了海員大罷工。本團冀能帶大家到現場感受一下這段罷工歷史,亦約略談一下左派早期活動。
從這裏北上橫過皇后大道中往南,經士丹利街到鴨巴甸街,往山上走可直達堅道甘堂弟,即今日孫中山博物館。堅道附近是華人富豪住宅區,何東家族和二天堂韋家都在這裏修建豪宅居所,再往上走是歐洲人住宅區,堅道以下是華人平民區。
早在1904年,港英以防疫為藉口,公布《山頂區保留條例》(Peak Reservation Ordinance),規定在港島山頂以788英呎等高線畫一條直線,列為非華人居住地,華人不得居住留宿,除非得到港督豁免。但洋人需要華人來服侍,條例又規定服侍洋人的華工可在該區留宿,包括:山頂區居民的僕役、領有該區牌照的轎夫和人力車夫,及在該區工作的承包商或臨時工人等,另該區酒店或醫院的華人旅客亦可在留宿。條例直至1946年始撤銷,類似的法例也曾經在長洲實施。1925年省港大罷工提出要求取銷此條例。
中共成立不久,香港支部也成立,黨員在鴨巴甸街成立木匠工會,該會快將一百週年會慶了。稍早的五四運動時,荷里活道有書店賣左派書,有學生辦義學。再向前推,辛亥革命時期,無政府主義在香港已有不錯的發展,在香港成立暗殺團。華人在法國出版的無政府主義刊物經香港流入中國。這時香港和廣州也有不少無政府主義的工會,如香港華人機器總工會,廣州的互助總社,互助總社大力支持海員大罷工。

第二站:德輔道中137號華懋廣場二期海員工會創會會址


路徑:
從新紀元廣場往北穿過中遠大廈,乘扶手電梯往下,向北出德輔道中,折往東走,到達德輔道中137號華懋廣場二期海員工會創會會址。

講解:
1922年,海員在生活壓力下要求加薪發動罷工,港英偏袒資方,封閉工會拆去招牌,海員工會打破地域主義,團結來自不同地方的海員,並發動全港工人參加同盟罷工,堅持56天得到勝利。港英送回拆去招牌掛回原處,市民聚集工會一帶,萬人空巷堵塞馬路,仿如佔領中環。如今香港左派的海員工會、右派的海員合併工會、國內和台灣的海員總工會都是它的延續。

第三站:干諾道中行人天橋


路徑:
搭乘華懋廣場二期扶手電梯上樓,前往干諾道中行人天橋,在行人天橋向西看。

講解:
干諾道於1903年填海落成,香港開埠後這一帶發展為倉庫和碼頭用地,聚集了搬運工人和海員。搬運工人俗稱「咕喱」,亦稱「苦力」,同是英文Coolie的音譯,是一個帶有貶意的名詞,在東南亞更是一個帶有侮辱性的名詞。在港英官方文件中有Coolie一詞,是指在碼頭、貨倉、煤站、貨船、其他場所以肩挑背扛從事笨重體力的搬運工人,還包括出賣勞力的非技術性工人,如雜工、挑夫、清道夫、糞夫、及人力車夫等,他們主要以勞力來賺取金錢。四十年代以前港英聘用的雜工,工作證上工種一欄寫上Coolie一詞。四十年代尾改為LABOURER一詞中文名稱是「什工」後再改為WORKMAN,中文則是「工人」
西環搬運工人以潮洲人為主,東莞人為次,經常為爭地盤而打鬥。西環現仍遺有很多潮洲人習俗,如盂蘭節等。
搬運工人大部份都是三合會會員,搬運工人的同德工會前會長黃耀錦私下承認是三合會會員。這些工會會員也少不免會參加幫會打鬥。1884年的反法罷工三合會參與很深。

第四站:中區行人走廊


路徑:
穿越干諾道中行人天橋到達中區行人走廊往東走,假日沿路看見外籍家務工休假。

講解:
在資本主義的衝擊下內地農民面臨破產,冒險出洋謀生,資本家美名苦力貿易,實質是販買人口,香港、廈門和澳門是主要華工出國港口,每年經香港放洋華工數以萬計。苦力貿易也是香港銀行業發展蓬勃的重要因素,也就是香港繁榮的恥辱。出洋華工需要把薪金匯回家鄉,而當時只有香港的新式銀行能經辦此項匯兌業務,惠及華資金山莊,為香港金融業打下基礎。
華工出國寄人籬下討生活,飽受欺凌,過有如奴隷般的非人生活,經濟蕭條時更成為攻擊洩憤對象,甚至出現大規模的排華活動。
現在我們身旁有來自不同地域的外勞,前事不忘後事之師,我們祖輩華工出洋為我們打下繁榮基礎,時移世易,香港來了大批外勞,我們不能重蹈覆轍,要讓外勞有尊嚴地在香港工作,同享法治、自由、民主。
五四時期華工在唐山地區組織工人,進行工運。
華工出國不少是幫會經手的,也有不少幫會中人不能在國內居留而出國,到了國外立即打出堂口旗號,招兵買馬,爭地盤而武鬥。

第五站:皇家碼頭


路徑:
沿中區行人走廊往東走,到怡和大廈前下樓梯到達怡和大廈前。

講解:
怡和大廈是填海得來的士地,三十年代干諾道是臨海馬路,卜公碼頭、天星碼頭和皇后碼頭等原在此地。卜公碼頭又名皇家碼頭,於19331934年設有港島最重要的巴士總站,其地位後來被統一碼頭總站取代。三十年代,中共以海員工會號召工人在皇家碼頭廣場集會示威,七十年代的盲人工潮以舊天星碼頭為示威場地,當我們要保育皇后碼頭,更要在此懷念當年為爭自身權益而鬥爭的工人。

第六站:皇后像廣場


路徑:
在怡和大廈前向東走,在愛丁堡廣場穿過行人隧道,到達皇后像廣場。

講解:
二十年代皇后像廣場擺放了維多利亞女皇像和滙豐總經理昃臣銅像等,象徵殖民地和資本主義統治。海員罷工期間,買辦梁玉棠在上海招聘數百名海員到港頂替罷工海員,海員梁和在皇后像前槍殺梁玉棠,梁和被捕判刑,工會撫恤梁和三千元。海員糾察也曾在船上阻止寧波海員工作發生打鬥,刺死寧波海員後潛逃。
和平紀念碑原是紀念第一次世界大戰死難者而設,當年中國以工代兵,派出數十萬華工赴歐為英法軍做後勤工作,香港也是這批華工的出口港之一,商人因此獲利。華工再為香港繁榮作出貢獻,我們也應在些懷念他們。
第一次世大戰時,印度陸軍和英國皇家工兵的內陸水上運輸隊在香港招募華工,並送往伊拉克南部米索不達米亞登陸,修築道路和鐵路,協助裝缷卸物資,以及駕駛運輸船,至191810月該地共有華人六千人,與歐洲的華工團有別。這些香港華工約有三百人死在伊拉克,有資料說1931年英國為這些死者,以及於海上遇難的華人水兵和海員興建一個集體公墓,地點在動植物公園,現已找不到一點滴遺跡。

第七站:長江中心


路徑:
在皇后像廣場往南過馬路,穿過匯豐銀行到達皇后大道,向東行到長江中心。

講解:
長江中心前身是希爾頓酒店。
19675月,新蒲崗香港人造花廠的勞資糾紛釀成警民衝突,左派動員群眾到港督府(今禮賓府)示威。522日早上,群眾沿長江中心左側的花園道上港督府示威,警員以警棍毆打群眾,打傷多人,拘捕98人。因此左派與港英的矛盾尖銳化了,抗爭行動日益激烈,港英則加強鎮壓,工聯會發動工人罷工,公共交通工具停頓,至年底反英抗暴開始結束收兵。

座談會:
與樹仁助理教授區志堅對談。

全程約兩小時。

導賞團第一團我已設有座談會,可惜一直未能實行,因團員已累。今次想搞到。

(完)

龍少爺
01.04.2019

若有興趣進一步研討交流,請發電郵到本人電郵地址: leungpolung@gmail.c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