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被禁播的工運電影
──讀李淑敏著:《冷戰光影》筆記
李淑敏著:《冷戰光影──地緣政治下的香港電影審查史》(台北:季風帶文化有限公司,2019),公共圖書館藏有,可外借。
一向以來我們的常識,五十年代電影被禁應與政治有關。但1954年的美國電影《碼頭風》(On the Waterfrent)被裁定不適合在香港放映,其內容與政治無直接關也被禁播。
《碼頭風雲》由加辛(Elia Kazan,1909-2000)執導,製片是斯伯格(Sam Spiegel,1901-1985),演員有男主角馬龍˙白蘭度(Marlon Brando,1924-2004)、莫爾登(Karl Malden)、科布(Lee J. Cobb,1911-1976)和女配角桑特(Eva Marie Saint,1924-?)等。
《碼頭風雲》是一部美國警匪片,反映1950年代初期紐約港各種不同勢力互相鬥爭的情形。這電影改編自1948年《紐約太陽報》(The New York Sun,1933-1950)刊登的一系列文章〈Crime on the Waterfront〉,文章於1949年獲普立茲地方新聞報導獎。
華民政務司兼電影評審委員鶴健士(Brian Charles Keith Hawkins,1900-1962)直言:禁播不是電影中的暴力內容,而是電影潛在對香港工人的影響。
鶴健士為何怕電影對工人有潛在影響,回看香港歷史,四十年代尾香港市民在生活壓力,進行連串加薪工潮。這時左右派兩大工會集團──「港九工團聯合總會」和「港九工會聯合會」剛成立,港九工團聯合總會主力員之一同德伕力總工會是碼頭搬運工人組織。1950年港九工會聯合會領導的電車工潮,發生武力衝突,並有流血事件。尚有政治上的國共衝突,也有不少打鬥事件。
到了1956年,《碼頭風雲》製片斯伯格到港,約見香港公共關係科處處長穆磊(John Murray,?),探問《碼頭風雲》解禁上畫的可能性,穆磊向他承諾修改1953的《電影檢查規例》的上訴機制。最後,華民政務司鶴健士同意解除《碼頭風雲》的禁令,可以上畫。
這事前的1952年發生了三一事件,旺角發生騷亂,有人放火,警員開槍,一人死去。
港人常說香港有自由没有民主,讀罷《冷戰光影》一書,香港如有真正全方位的自由,《碼頭風雲》等就不會被禁映。從工會運動方面來看,港英因政治問題,曾以行政命令封閉和取締了不少工會,但翻閱1910年代《香港政府憲報》(Hong Kong Government Gazette),這期間香港有很多工人組織成立,體育、宗教、慈善、商會和休閒俱樂部也有不少。1930年代尾,港英更有意鼓勵工人在它預設範圍下自由組織工會。從這兩點點來看,港人的組織自由權也是有的,但不能涉及政治,且每個年代都有不同的情況,難以一概而論。
(完)
梁寶龍
22.08.2022
整理本文時參考了大量網上資料:如《維基》、《雅虎》、《百度》和《搜狐》等,上百條資料,未能在註解一一列出,請見諒。
若有興趣進一步研討交流,請發電郵到本人電郵地址: leungpolung@gmail.c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