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

2015年9月1日 星期二

曾炳發談倉運工會


曾炳發談倉運工會
日期:2010421下午220分至5
地點:勞聯長沙灣道辦事處
被訪問者:曾炳發先生(香港倉庫運輸物流員工協會副主席、資歷架構委員會委員、HIT職工總會總幹事)
  
倉運工會(香港倉庫運輸物流員工協會)最早期的會員來自海軍船塢的管倉員工。由於五十年代皇家船塢(俗稱鐸也、又稱海軍船塢)關閉,所以原有工會改為“倉運工會”,期間,工會會員主要來自搬運工人和貨運司機。踏入八十年代,香港運輸行業已由勞力密集轉型為科技密集的時代,隨著貨櫃運輸業興起,工會須制定面對和組織團結這個行業工人的策略。九十年代中,在知識型經濟和科技發展日新月異態勢下,傳統運輸操作模式有著極大變化,統稱為物流業。因應這個變化,在2003年,再改名為“香港倉庫運輸物流員工協會”。
倉運工會現有會員1,100人。會員佔95%都是物流業前線員工,小部份是文職人員。
自工會確立了向貨櫃碼頭發展會員的策略後,便積極在貨櫃碼頭物色和培養活躍和積極分子。在197919811983年,葵涌貨櫃碼頭的龍頭HIT公司先後發生勞資糾紛並演變成為罷工,頭兩次因加薪引發的罷工,都是由香港工會聯合會屬下的倉碼工會(今「倉庫碼頭運輸業職工會」)組織領導。1983年因公司裁員引發的糾紛,倉運工會的積極分子抓緊時機,全力制定抗爭策略,組織工人參與抗議HIT裁員行為,得到全公司員工支持,倉運工會全面地領導了這次抗爭,並取得了成果。其後更有200多位員工加入了倉庫工會。往後在HIT公司內,倉碼與倉運兩個工會,為爭取會員加入、進行了激烈的競爭。1986年,在倉運工會協助下,組成了HIT工會。創會時,共有144名會員,翌年數字更躍升了接近三倍。由於HIT工會的不斷發展,引起了HIT公司的極度關注,除建立了「勞資協商委員會」以抗衡工會外,亦以非正式會議模式、定期邀約工會會長商談。1991年,公司窺準了HIT工會的理事層和活躍分子,都集中在運輸和倉儲部門,便採封殺手段,以優越的遣散條件,結束了這兩個部門,頓時使HIT工會陷入了一個艱難局面。200多位會員被遣散並因此而流失。整個理事架構有80%理事被遣散,導致領導層幾乎接近瓦解。剩下的理事和活躍分子,被公司採用分化,利誘、威嚇等手段,意圖扼殺工會的生存。可喜的是,熱衷於維護勞工權益的工會分子,仍鍥而不捨地做他們認為應該做的事情,HIT工會並沒有倒下來。1998年,HIT公司為了謀取更大的利潤和減輕對直接受聘僱員的承擔,將公司1/3內部運作由外判商承包,隨即採取肥雞餐方式,誘使員工接受,並借口個別員工表現未符合公司要求,強制性地要接受遣散安排,其中包括工會會長在內。期間,引起全公司人心惶惶,工會亦就此向勞工處投訴「歧視職工會」,但律政司以證據不足為理由,拒絕進行檢控。反映了官商勾結的真本性。
前文所述,香港勞動模式已由勞力密集轉為科技密集,知識形經濟已成為社會的主流。香港的物流業發展曾經蜚聲國際,連續十多年位踞全球第一貨櫃港;當前,仍然扮演著亞洲貨物中心樞紐的角色;特區政府在施政報告中,強調這個行業是香港四大經濟支柱之一等;與打工仔更息息相關的是,接近20萬人從事這個行業,養活著多少個家庭。這一切都標誌著這個行業的重要和極具挑戰。
政府在設定整體社會發展策略的時候,對這個行業未來前景評估的準確性、策略性的支持和發展方向、是極為重要的。令人感到氣餒甚至失望的是,基於政府欠缺宏觀策略,龜免競賽的寓言故事正發生在本行業中。
踏入2000年,鄰近地區中國內地各主要港口和新加坡等,全力拓展物流業,興建與物流業相關的各項配套。短短數年間,新加坡已躍升為世界第一貨櫃港,與此同時,廣東珠三角地區亦密鑼緊鼓地大興土木,建立物流基地。反之,香港仍原地踏步,由政府主導的三方面會議(勞資官)曾討論過該行業的持續發展,並有「物流園」的概念,但只見樓梯響,不見有人來。在此消彼長形勢下,香港便突顯了弱勢。當前,除空運仍手執牛耳外,貨櫃碼頭只靠轉運(Transhipment)為主。至於曾叱風雲一時的跨境陸路運輸,營商者生意更一落千丈,從業員的收入則下降了60%。勞資矛盾急速加劇,勞資糾紛個案層出不窮。值得令業界深思的是,行業工人老化程度越趨嚴峻,斷層之勢不容忽視。
當前,在政府帶頭將工作外判影響下,大企業趨之若鶩,紛紛效尤。外判制、自僱承包等如雨後春筍般充斥在勞動市場中,由於現行勞工法例不完善,又沒有集體談判,勞工議價能力便逐漸地被削弱。引發了深層次的社會矛盾。香港的營商基礎仍是以中小企為主,為了減輕經營成本,接受大企業價低者得的投標規則,便不惜對勞工工資進行壓價,對工人的工業安全保障和健康,採取掩飾假裝的手段,蒙混過關,造成工業意外頻生。如果政府不重視這此問題,尋求解決方案,甚麼締造一個和諧社會,只徒於口號而已。
工會也曾辦過再培訓課程,希望可以有技能提昇,但報名的人少。而可以拿牌的課程,如鏟車、平安卡等,則可以維持。
在大珠三角,CEPA規劃下,工會如何部署,也是一個挑戰。何況會員對這些問題的認知尚淺。
倉運工會一向積極參與勞工事務,並與多個工會聯合創立「香港工會教育中心」、「香港交通運輸業職工聯合會」、「港九勞工社團聯會」(簡稱勞聯)。在國際工會方面,它於06年加入ITF(國際運輸工人聯盟),其代表更成為ITF公平委員會及亞太地區委員會委員。該會透過參加國際工會的活動,加深了認識其他國家地區的工運情況,同時與有關的運輸工會建立了關係,保持友好的交往,就彼此共同關注的勞工問題互相支持。09年,該會在ITF協助下舉行碼頭工人的組織訓練課程,其導師的手法、技巧甚受歡迎。這個行業越來越壟斷化,例如和黃集團在香港、大陸鹽田及世界各地都有踪跡。國際工會ITF現正在全球推動「方便港」(Port of convenience)。工會對此也表示極度關注。
工會領導層需要年輕化已是工會可持續發展的一個重要環節。HIT工會最近在理事層選舉中,4個年輕理事脫穎而出,他們有較高的教育水平。期望他們在不久之將來,能為香港的勞工運動增添活力元素。
在勞工立法方面,倉運工會與HIT工會都是勞聯屬會,主要是支持李鳳英議員及勞顧會代表吳慧儀的工作,以及地區層面(勞聯有多個地區辦事處)的工作。

香港倉庫運輸物流員工協會
地址:九龍深水長沙灣道1-5號長勝大廈5字樓D-E
電話:2776 3876

本文由梁寶霖提供。

若有興趣進一步研討交流,請發電郵到本人電郵地址: leungpolung@gmail.c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