階級與社會保障
剛看了美國文化人類學家克里斯蒂娜•J.沃利(Christine J. Walley)的《無地可依──後工業時代芝加哥的家庭與階級》Exit Zero: Family and Class in Postindustrial Chicago,深有體會,撰文一篇。
她先引述德國社會學家馬克斯•韋伯(德文Maximilian Karl Emil Weber,1864-1920)挑戰馬克思主義框架的說法:階級與其他類型的地位區分和社會群體交叉,不能還原為經濟關係。對韋伯來說,信仰發揮了自身的因果關係──經濟不一定是歷史的主要推動者,多種因素都可帶來歷史變革。文化創造了空間,在人生活中佔核心地位。再引用法國社會學家皮埃爾布迪厄皮耶•布赫迪厄(法文Pierre Bourdieu,1930-2002)試圖將馬克思和韋伯的說法結合,認為每個階級都在教育、工作和社區生活中產生自己的文化。龍少試用這理論述說階級與社會保障。
所謂階級就是人在經濟中的位置與關係,它不是固定的,不停在變動,能出能入,甚至返回原位。如牛仔褲原是工人服裝之一,經資本家包裝和宣傳後,成潮流消費商品,大受中產階級歡迎,部份產品的價格已非普通工人能及,但很多體力勞動者仍以其耐磨損,作為開工衣服。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美國進入後工業社會,1989年新聞報道,威斯康星鋼鐵公司倒閉不到十年,三千四百名下崗工人中,有近八百人死亡,死因多是與酒精和壓力有關。為何如此,就是缺乏完善社會保障。薄涼的新自由主義者指是物競天擇下,不適生存者。美國作家卡耐基(英文Dale Carnegie,1888-1955)撰文以進化論批判社會主義,說壟斷是競爭法則必然結果,是人的進步必須和最好的。
著者利克里斯蒂娜•J.沃利的父親是工人階級,按出身論,即她出身工人階級家庭,而她接受高等教育後得以向上流,成為中產階級一份子,是為美國夢。這階級變動不是理所當然的,教育能改變命運是大多數人的說法,不在此深究。而成為中產階級稱為向上流,即潛意識有工人階級在下的意思,龍少不想在此引用空洞的政治口號,來指出工人階級不是在下,上文是用一般人的說法,冀能令一般讀者明白我的闡述。
進入1980-1990年間,全球經濟崩潰,美國芝加哥的鋼鐵廠陸續關閉,永久解僱了一萬五千人,而1981年時有鋼鐵業有二萬工人,且陸續被解僱,被解僱的工人進行維權鬥爭。
進入廿世紀,多個歐州資本主義國家加強福利,稱為福利國家,可算是資產階級對工人階級的讓步,或視為勞動者鬥爭的成果。早在美國老羅斯福(英文Theodore Roosevelt Jr.,1858-1919)至小羅斯福(英文Franklin Delano Roosevelt ,1882-1945)主政期間,對經濟進行干預,推出改善勞工措施,才令美國有今天良好的發展。
1981年列根上台實施新自由主義,大削福利。1992年有黑人少女課餘工作自力求學,因她未成年,其儲蓄被視為家庭一部分,當儲錢金額到達某一數量時,福利工作人員認為其家庭收入超出申請福利標準,全家福利可能被取銷,少女只好作高消費買首餣上歌舞廳,把辛苦揾來的錢胡亂花費,以保全全家的福利,犠牲小我完成大我。香港也有近似情況。
芝加哥去工業化對非裔美國人打擊最大,他們的工作降級,能賺取的工資減少了,改為從事低薪服務和文書工作,一些非裔女姓仍能和白人一樣找到醫療保健工作。在不同工作崗位下產生不同階級,也令他們有一套自己的文化。
沃利所見失業者在没有完善保障下走向消沉,酗酒或狂抽煙,嚴重的去吸毒或破壞社會,活在另一社會文化中。如此,就是因社會保障不完善,基本生活出問題。完善的社會保障網能協助他們。
美國社會科學學者傅高義(英文Ezra Feivel Vogel,1930-2020)認為,新加坡的成功,良好的社會福利是因素之一,如它的中央公積金,把基金投放在城市建設上,公款建設的住宅佔八成,令中產階級生活穩定。從傅高義的話引伸出去,完善的社會保障下,沃利的父覫不會消沉狂抽煙。
(完)
龍少爺
03.11.2024
若有興趣進一步研討交流,請發電郵到本人電郵地址: leungpolung@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