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4月29日 星期一

致麗特大火災25週年專輯 ──《亞洲職安健前瞻》之五





編者按:上世紀八十年代英國煤礦工人大罷工,戴卓爾夫人政府利用傳媒擊倒工會,自此傳媒成對奕雙方的重要場,傳媒的獨立和公正表露無遺,工業傷亡權益會就以自己的立場來說傳媒。

冷淡與熱情
──從傳媒的報道看這十年的工傷及職安情況

工業傷亡權益會
20181128

翻開舊報,不難發現八、九十年代的報紙,沒有艷麗的色彩,豐富的圖片,甚至只是黑白印刷,內容卻樸實而言之有物。現時的報紙雜誌,無不鮮豔奪目,大量圖片,版面設計一流,標題誇張吸睛,內容卻有嫌空洞不實。
傳媒就市民關心的議題趨之若鶩,想方設法尋找耐人尋味的材料,吸引讀者,無可口非。讀者的口味和關注的題目,同時隨著傳媒的報道而受到感染和轉變,亦屬常理。到底誰先牽引誰?或有如先有雞還是先有蛋的道理一樣,互相關聯,互相影響。
本會總幹事陳錦康常說:「以前好多傳媒採訪,上電視,上電台,市民很容易就看到我們,看到以後,就找我們求助。現在,都沒有了。」我們並不感慨沒人採訪,不能上鏡;但我們可惜,傳媒都不再注重職業安全了。「職安這些事情會報道,但不會放在很明顯的位置,那麼就不需要採訪了,說一說事故就可以了。」這大概就是傳媒的想法了。
這種轉變,反映了職業安全之於傳媒,已經看得很輕了。
有人會說,不是傳媒不關心,而是社會普遍都不關心職業安全啊。且看我們「自我宣傳」的例子好了。每宗工業意外發生,我們都會在facebook發帖,除了講述意外,還會附上職業安全資料,某些個案更加有家屬親述的感受和訴求。另外,也少不了爭取行動和議題的討論。觀看人次數目不斷上升,有些帖子更加得到很大的迴響,例如,早前港珠澳大橋通車前,我們在其中一個意外地點進行了悼念儀式,便喚起了超過33萬用戶的關注。
這現象反映了市民其實是關注職業安全的,但是,當主流媒體不再報道或冷淡對待的時候,日常仍然依賴紙媒的市民大眾就無法從報章中得到此訊息。
傳媒沒有把議題「熱」起來也是其中一個問題。現在,普遍的情況是意外發生後,傳媒拼湊意外經過;編寫煽情故事;再附上一些職業安全資料。猶如一份食譜。意外經過是配菜,煽情故事是主菜,職業安全是調味料。不過,作為一道菜,調味料絕對是點睛之處,調味不出色,方有上等食材也是浪費。但作為一篇工業意外的報道,職業安全卻成了可有可無的調味料。
議題「熱」了,就能製造輿論。籌款、協助家屬、監察政府、改善職安健、減少同類意外、迫令政府修例便能成事。煽情重要,但故事背後所引出的問題更值得發酵。可惜,我們看到現時傳媒一般缺乏跟進報道,如果是大型的職業意外,還「有幸」得到兩、三天的版面。非大型意外,往往寫完故事就完結了。不討論職業安全,不討論改善方法,不修例杜絕危險施工程序,就不可能保障工人生命健康。
過去十年,香港一共有611,956宗工傷個案,2,165名工人殉職。以上為勞工處官方數字,由於有些個案沒有向勞工處呈報,實際的受傷數字應更高。而我們所見,受傷數字每年維持在五萬多宗,死亡每年在200宗上落,並無明顯下滑趨勢。這進一步反映了我們政府並沒有吸取教訓。
2012828日,擎天半島發生奪命工業意外,一名年僅23歲的搭棚工人搭建狗臂架時連人帶架從60樓墮下死亡。媒體重點放在:高空、屍體分離、家庭背景、棚架安全、單位面積、豪宅樓價和入住的名人。篇幅只有不到A5的尺寸。
意外發生後,我們即時到了現場,等待家屬,給予支援。最後我們知道的故事是:僱主沒有出現,沒有慰問,沒有交代意外經過。人走了,卻沒有答案,家屬非常徬徨。於是,我們陪同家屬在僅有的資料中,找到公司地址,但沒有找到人。我們在公司門口派發傳單,要求僱主出來交代事件。另外,我們冒險進入了意外屋苑的範圍,向住戶派發傳單,希望大家關注職業安全。期間,有熱心市民把錢塞到家屬手中,表示支持。我們也陪家屬到勞工處,聽著一位師傅冷冷的把所有責任推到死者身上。僱主沒有購買勞工保險,法官只判罰款1,500元,我們到律政署抗議,要求其嚴正對待輕判的個案。可惜,上訴後也不過是罰款3,000元。家屬多番致信政府官員才得以成功要求就意外召開死因庭,還原意外真相。僱主申請破產,逃之夭夭,賠償只能向僱員補償援助基金申請,除了耗時更長,也需要支付額外律師費。奔波輾轉差不多六年,終於了結。
家屬憤怒於政府的被動,不願意主動提供協助,不重視職業安全,無良僱主沒有得到應有的懲罰。家屬形容當時的自己就像瘋狗一樣,到處吠叫咬人。坦白說,我們當時也感受到那股誓不罷休的氣場。但是,幸虧家屬能堅持到底,方能得到真相,以告亡者在天之靈。
以上的故事,傳媒沒有跟進,當然也不會有報道。讀者無法得知原來一宗工傷意外背後,竟牽涉到如此複雜的問題和程序,也無法知道政府各部門的跟進是如此的不足夠。
而這個故事,只是冰山一角。
2009913日,6名工人在興建中的環球貿易廣場工作時,墮電梯槽死亡。發展商給予每個家庭100萬的撫卹金及承諾照顧死者子女的教育費。隔天,傳媒就鋪天蓋地講那100萬,風聲鶴唳。可是這100萬能賠上逝者的性命,能改善的業界的職業安全了嗎?
2016628日,三名修路工人在青葵公路工作時,被的士撞斃。從2011年至2016年的5年內,已發生9宗涉及箭嘴車的致命車禍,共奪去11條人命。既然意外經常發生,我們政府為何不直接立法提高職業安全指引,例如在馬路的兩旁加設水馬;增加防撞車及箭嘴車的距離等等,這些措施已經足夠保障工人的性命,但政府仍不願意去做。
20171222日,一名清潔工人清理家居垃圾時,不幸墮下垃圾槽,被困近兩小時後獲救,送院搶救後不治。意外後有輿論提到垃圾槽設計不安全,直接導致意外,不過最終政府對改善此類設計也無動於衷。
對於某些大型意外,所引起較大的輿論,就能迫使政府作出改善方案。
2017710日,紅磡一個中電地盤發生嚴重工業意外,3名工人在四至五米深坑工作時,突有水湧入,最終3人先後不治。意外揭露了手挖深坑工作環境之惡劣,工人需要在1.4平方米的密閉空間內屈身工作,遇上意外,逃生無門。那次意外輿論非常大,政府有所改善,在該年年底勞工處便出版了《手挖隧道工作的安全與健康指引》,著意改善相關工程的安全。
此外,我們多年來一直強烈譴責法庭對違例僱主懲罰過輕的問題。一宗職業死亡意外,僱主被判罰違反職業安全條例,卻輕輕罰款數萬元,完全不具阻嚇作用,無法反映罪行之嚴重性,更也無法推動僱主重視職業安全。或許是因為我們多年來不厭其煩疲勞轟炸式地催促政府提高刑罰,也或許是政府也收到各方意見,認同多宗意外判罰款數字強差人意,因此,早前有官方文件指出政府有意提高刑罰金額,並仿效外國,以營業額與判罰金額掛鉤作為其中一個標準。
可見,輿論的力量可以很大,大到足以影響政府的政策制定和施行。但,如果不好好把握,就白白浪費了好的議題。沒有傳媒的眷顧,我們只能靠「自我宣傳」來把職業安全的話題帶到眾人之中。可惜,我們的力量仍也十分微小,期望越來越多的大眾能自發地關注和討論職業安全問題,這樣才能推動整個社會、整個政府一同改善安全。
(完)

若有興趣進一步研討交流,請發電郵到本人電郵地址: leungpolung@gmail.com



2019年4月27日 星期六

致麗特大火災25週年專輯 ──《亞洲職安健前瞻》之四




致麗特大火災25週年專輯
──《亞洲職安健前瞻》之四

編者按:本文首發於《維工新聞》的《工傷職業病特輯》,今以吶喊形式在這裏重刊,讓者多角度去關注職安健。

亞洲工傷病患者,站起來了!

香港社會保障學會會長
梁寶霖
20181110

八十年代的南韓源進株式會社(WONJIN DYEING & FINISHING Co. Ltd.尼龍廠工人,被發現患上職業病,因為他們的工廠漠視工業安全及環境,引起工人抗爭多年。經過十多年的努力,他們終於爭取到合理賠償,並決定與工業健康團體合作,將部份賠償金用來建立一間專門醫治工傷病患者的醫院。
事實上源進乃一日本跨國企業,在日本由於污染及勞工抗爭,轉到南韓設廠。到了九十年代我們去到中國東北的吉林加工區考察,發現南韓廠已搬到當地,但中國工人對該工廠產生二硫化碳( ‎CS2)的毒害認識不深,未有集體行動。
類似源進的案例,在亞洲地區層出不窮,例如1984年印度博帕爾農藥廠中毒事件,一夜間造成四千心人,死亡超過五十萬人(包括村民、工人)受害。該廠原本由美國聯合碳化物公司Union Carbide Corporation擁有,事故後輾轉賣給了美國陶氏化工Dow Chemical Company,企圖逃避民事及刑事責任。時至今日,受害者及家屬仍在不斷追討賠償及公道。
1993年中國深圳致麗大火因廠方封閉了逃生的大門,造成87名青年工人喪生。這間港資工廠供應意大利玩具名牌CHICCO,事件暴露了當地官員與老板勾結漠視安全,貪污 作風。我們發起一場全球性的運動,要求意大利公司負起賠償責任。
同年5月,在曼谷的開達玩具廠發生大火兼工廠倒塌,奪去188人的生命,我們曾發起抗議行動,並邀請泰國工人來港追討責任。這工廠為多個美國玩具品牌生產玩具,我們要求玩具業簽訂一份《安全生產約章》,並得到全球多國的勞工團體、工會、敎會及人權團體的支持。
1956年日本水俁灣汞中毒事件,引起全球的關注,原因是附近的工廠將廢水非法倒入海中,導致漁民、居民、工人受害。經過半世紀的抗爭,終於和解(每名受害人得到23,000美元及每月最多醫療費190美元),事件涉及四萬人受害。
近年的重大工業意外件有:
2013年孟加拉達卡市薩瓦區(Rana Plaza)一座8層樓的製衣廠倒塌,死亡1,130人,傷2,500人。製衣廠業是孟加拉的重要GDP支柱,但當地工人卻在生命没有保障的工作環境下幹活。事前已有多年發生火警,當工人組織起來時,政府卻施壓。這些工廠為無數品牌加工生產,但資本家視利潤為上,漠視安全。經此次事件後,與工會達成一項成衣業社會企業責任協議。
2018年韓國三星集團終於被迫公開向職業病患者及死者道歉,答應賠償。曾幾何時三星資方拒絶勞方要求,否認他們的傷害基於工作有關,並用種種手段迫使家屬及工傷者作「私了」。在勞工團體半導體工業工人健康權益支持者(반도체 노동자의 건강과 인권 지킴이Supporters for Health and Rights of People in Semiconductor Industry,簡稱SHARPS),及家屬/傷病者堅持下,終於獲得了賠償。
2016年巴基斯坦卡拉其附近的Gadani拆船廠發生爆炸,造20死,40人傷的慘劇。拆船業充滿危險,因為這些舊船的石棉、燃油還没有清洗盡,兼工人在没有充份保護用具及環境下工作,所以意外頻生。由於孟加拉及巴基斯坦允許這樣染污性行業,所以不少沙灘變為油船的棄置場。
1970年,美國電子業龍頭RCA Group在台灣設廠,曾僱用二三萬工人。這廠後來賣給法國的湯姆遜公司THOMSON。工廠停產後有人發現地板全被有毒化學品污染,工人陸續證實患上形形式式的癌症,竟有1,375人之多。在勞工團體組織下,他/她們為此打官司,從台灣到美國爭取公道,並獲勝訴。但資方仍然抵賴,用種種途徑來拖延,至今尚未圓滿解決。
上述案例只是亞洲工業意外的冰山一角,每個國家一旦踏入工業發展道路,就有工人無謂犠牲,正如美國太平洋鐵路的建造歷史一樣,每個枕木下面都有一具華工的屍體!
根據國際勞工局數字,每年亞洲有一百一十萬人死於工業意外或職業病,而死者之中大部份是窮人,最無保障,女性,無訓練及非正規的員工。往往他/她們工作傷亡及患病後,缺乏社會照顧,尤其是康復問題,僱主往往不肯負責任。在這個情況下,我們在八十年代初召集了日本、韓國、台灣和香港等地的同行者,包括醫生、工會及勞工團體,共同分享抗爭和後援經驗。我們主要目標是怎樣令工傷病患者及家屬站起來,面對種種不公義發出聲音,爭取更好的工業安全健康制度。我們認為同情及施捨,只會解決一時之需,他們不應被視為「對象」,而是這個運動中的主角。
經過多年努力不懈及各方面支援下,一個亞洲網絡終於形成,而且有多國參與──日本、中國、香港、韓國、越南、菲律賓、柬埔寨、印尼、孟加拉、巴基斯坦、印度及尼泊爾等。
 /她們分別組織了受傷人團體(亞洲工傷網絡會1997年成立)或社會服務中心,如南韓、台灣、日本、中國、香港等地。

參考資料
書籍
1.     黃月媚編:《企業生產行為守則指南──來自南方的聲音》(香港:亞洲專訊研究中心,2005)。
2.     陳樂庭、姚偉明、梁寶霖《玩具傷不起!──記中國致麗玩具廠大火二十周年》香港:中國勞動透視,2014
3.     泰德史密斯等編著地球公義基金會譯《挑戰晶片──全球電子業的勞動權與環境正義》Challenging the ChipLabor Rights and Environmental Justice in the Global Electronics Industry台北:群眾出版有限公司,2014

網站
1.     《亞洲專訊研究中心網》,網址:https://www.amrc.org.hk
2.     《國際勞工組織網》,網址:https://www.ilo.org/asia/lang--en/index.htm
6.     〈三星抗爭十一年終見曙光 三星同意就白血病工人作最後仲裁〉,載《惟工新聞》,網址:https://wknews.org/taxonomy/term/98

若有興趣進一步研討交流,請發電郵到本人電郵地址: leungpolung@gmail.com


2019年4月25日 星期四

致麗特大火災25週年專輯 ──《亞洲職安健前瞻》之三





編者按:在致麗特大火災25週年時,《維工新聞》製作了一個《工傷職業病特輯》,龍少為了推動職安健,故轉刊該專輯前言,冀大家能多留意職安健。

工傷職業病特輯前言

2018年是港商投資的深圳致麗玩具廠大火25週年。這場造成84名工人死亡的火災,在倖存者及香港勞工團體鍥而不捨追究責任下,推動了中國政府就工傷補償標準立法,亦成為香港勞工團體長期關注中國工人的起點。
在致麗大火25週年之際,工運研究者梁寶龍推動多個夥伴撰文,回顧從1993年至今,各地推動工業安全的進程。這個文集輯錄了六篇文章。香港社保學會概述亞洲的職業災害事件。香港工業傷亡權益會、中國勞工透視及中國勞工,工工作者NINA LAU等回顧香港和中國的工業安全情況。最後以梁寶龍回顧致麗大火的感言作結。《惟工新聞》負責文集編輯、校對和製圖。
早已有無數文章談及致麗大火的事件始末,以及倖存者在災難過後的復原和鬥爭,在此我們不打算一再複述。作為系列序文,我們想跟大家探討一下,工業傷亡說到底是怎麼的一回事。
僅以此文向堅持不懈討回公道的職業災害倖存者、受害人家屬及與他們同行的工作者致敬。
相關文章:
〈致麗大火25周年--3000元港幣和87個生命〉
---
在香港,工業傷亡事件經常被稱為工業意外。但只要肯多花一點時間,不馬上將傷亡歸咎個別個人問題,就可知道,工業意外從來不是意外,而是社會嚴重忽略工作安全,將經濟利益置於工人生命之上的結果。因此我們更願意跟隨台灣的說法,稱之為職業災害。
更準確的說,這是人禍,謀殺,屠殺。
「後苑銀作鍍金,為水銀所薰,頭手俱顫。賣餅家窺爐,目皆早昏。賈谷山采石人,石末傷肺,肺焦多死。鑄錢監卒無自首者。以辛苦故也。」——《北宋孔平仲孔氏談苑 卷二》
翻譯成白話文就是:
鍍金工人,吸入水銀,頭和手都發抖。
賣燒餅的攤販,每天看火爐,視力很快衰退。
開採礦物的工人,肺部被塵埃所傷,因此而死。
鑄錢幣的監工,因為辛苦,沒有一個能活到老。
從北宋文人對傷病工人的描述可知,古人早就知道,從事特定工種的工人容易產生特定傷病。事隔千年,社會對於個人權利好像重視多了,用於經濟活動的科技更不知進步了多少,但工作的人所受的苦難,只是轉了形式。在今日稍作改寫,可能就變成:
製作手機的人,吸入苯,患上血癌。
操作重型機器的人,聽著敲鑽挖撞的噪音,耳朵漸聾。
笑臉迎人的服務員,頂著上司和顧客的壓力,得了抑鬱。
冷氣房內,熒光幕前的白領,日做十多小時,人稱賣肝。
殺人的監獄式工廠與層出不窮的職業病同時發生的是,隨著生產規模大幅擴大,勞動力越來越密集,職業災害的破壞力越來越大。因工受傷、得病、死亡的人數大大增加。
1993510日,曼谷開達玩具廠大火,燒死188名工人。
19931119日,深圳致麗玩具廠大火,燒死84名工人。
這兩場工廠大火有多個共通點——廠房特別擠逼,工人工作條件惡劣。最重要的是,期間廠房是上鎖的。亦因此,當火災發生的時候,工人都無路可逃,只能活活燒死。
上鎖的廠房,苛刻的工作條件,其實與強逼勞動無異。開達和致麗兩場大火,恰恰成為勞工團體在東南亞及中國追蹤血汗工廠的起點。然而相隔20年,同類事件仍在發生,死的人甚至更多。
20121124日,孟加拉達卡塔茲雷恩製衣廠(Tazreen Fashion)大火,燒死117名工人。
2013424日,孟加拉達卡拉拿工廠大廈(Rana Plaza)倒塌,最終發現1,134具屍體。
為什麼?原因很簡單。對於投資者來說,那裡可以節省成本,工廠就搬到那裏。中國的工資上漲,推出保障工人的法例?那就把原有的一套搬去孟加拉好了。總之,工資、工業安全、環境保護之類的「生產成本」可以降得越低就越好。

高危產業形同城市炸彈
然而,刻意忽略工業安全的,不止是企業的老闆。各地政府為推動經濟急速發展,往往將工人推到高危的工作場所。
在過去,經常可以看到中國煤礦礦難的新聞。同類事件現在仍然不斷發生,只是媒體不再報道了。呈現在香港讀者面前的,更多是接連發生的大型工業區意外。
2015812日,天津港化學品儲存庫發生大爆炸,不少死者是未受訓練的派遣工消防員。
20151220日,深圳光明新區滑坡,多棟工廠被破壞。
2019321日,鹽城化工廠發生大爆炸。
官方在事後總能第一時間「找出」事件成因。可能某些官員會馬上被捕,死者家屬會馬上被告知一個意外成因。但問題的根源——為促進經濟高速發展而缺乏安全規劃和營運工業區,卻從來不會被正視,因為發展才是硬道理。然後進行生產的廠房就變成潛伏在城市的炸彈,不知什麼時候爆炸。

過勞之港,過勞之島
工廠大火或工業區大爆炸什麼的,對於城市人來說可能很遙遠。但高危工作場所,並不限於化工廠或礦山。無數事例已經說明,過長工時、不合理的工作要求、職場欺凌亦足以殺人。
2017213日,台北旅遊車車禍,33人死亡。事後揭發司機連續工作16日,當日連續開車14小時。
201746日,香港電車罕見翻車。事後揭發電車公司頒佈新規定,處罰車速低於平均值的司機。
2017922日,香港城巴車禍,3人死亡。事後揭發司機連續數日工作13小時,卻遭法庭判監30個月。
2017年南京市政府公佈交通意外數據,當中送餐快遞佔意外總數超過八成。評論認為司機送餐每張單的收入太低,逼使他們高速開車。
20181021日,台灣普悠瑪列車出軌,18人死亡。事後揭發司機該月曾有一天連續工作近18小時,亦曾連續工作14日。
雖然工作性質有很大差別,但與工業區爆炸一樣,過長工時和老闆不合理的要求,不但危害工人的性命,同時也構成嚴重的公共安全問題。

如果看成一場瘟疫
目前在香港,每年有一百至二百名工人因工死亡——還未計算過勞之死的工人人數。然而多年來香港關於保障工業安全的法例和政策都沒有變化。但每年一二百人是什麼概念?
讀者不妨回想,2003年的非典型肺炎,在香港造成299人死亡。當時大眾媒體的輿論和政府鋪天蓋地的宣傳,根本地改變了香港人的生活習慣——過去從沒有廣泛使用的口罩和酒精洗手液,變成無數市民至今常用的物品。仔細洗手,生病要戴口罩,甚至成為每個小學生都會被教育的內容。
與殺人的傳染病相較,每年死亡人數相近的職業災害沒有得到百分之一的重視,更不要說進入每個學生的必修課程,即使工作幾乎是每個學生人生主要的階段。為什麼?不知道。可能因為職業災害不會傳染,不會造成社會恐慌,在公眾的印像中僅限於個別行業,然後政府也樂得公眾不關注,避免被要求投放更多資源監督,在出事之後被問責。
當然,即使是有關非典型肺炎的討論,也幾乎沒有工業安全的面向,即使那是香港近年最嚴重的職業災害事故之一。什麼?SARS與職業災害有關?當然了。8名染病死亡的醫護人員,往往只被稱為「抗炎英雄」,卻鮮有人提到,他們是香港政府配合中國政府隱瞞疫情,在治療病人期間因工死亡的受害者。

屍體與殘肢,換來一場場慘勝
在老闆、政府甚至作為打工仔的一般公眾都不重視工業安全的情況下,有什麼爭取改善的空間?記得2017年訪問工權會總幹事陳錦康時,他曾言在工人當中推動安全意識是很困難。尤其是針對高危工作的爭取,要工人否定自己目前的工作,幾乎是不可能。
相關報導:
〈工業傷亡後,他們的路如何走? 工權會幹事專訪〉
〈爭取工業傷亡權益三十載 「很多人只看慘況,並非真正關心」〉
那怎麼辦?有句俗語說,「不見棺材不流淚」。但過去我們看到無數老闆和政府,見了棺材,反應或是裝聾作啞、或是盡力壓低賠償金額、或是分化家屬和勞工團體、或是暴力鎮壓討公道的家屬。但怎樣都好,就是從不會主動道歉,賠償和提出改善方案。
從台灣RCA白血病工人、惠州超霸鎘中毒工人、韓國三星患癌工人、香港手挖沉箱工人、孟加拉製衣工人、湖南塵肺工人的爭取,每一個案例當中,我們都看到這些職業病工人,從一開始無人理會,到組織起來形成公共壓力,有的受資方分化,有的面臨政府的暴力打壓,到最終得到應得賠償,甚至進一步推動行業加強保障工人,經歷的都是以年計的鬥爭。
可以說,今日的保障,都是建築在過去工人的慘死,以及倖存者和家屬的努力之上。這個事實,最能印證工人要改善處境,說到底要靠團結和堅持,而不是希望老闆和政府良心發現。
相關報導:
〈鎘超標毒害400工人 女工誕灰嬰 GP電池老闆羅仲榮獲大紫荊〉
https://wknews.org/node/1142
〈抗爭十一年終見曙光 三星同意就白血病工人作最後仲裁〉
【惟工解密】〈追蹤每日使用的東西的來源,你會發現......
〈塵肺病工人遭警方噴辣椒水驅趕 維權之路遇三大難關〉

〈工作安全是勞動尊嚴的基本的基本〉
記得2017年工殤紀念日前訪問工權會時,陳錦康曾言,很多人不認為爭取工業安全是工運。他當然不同意,筆者當時也打了個突,心想,能說這話的人大概處於舒適的工作環境,才會忘記工作能夠摧殘身體,也能把人逼瘋。
因為手停口停,每日帶著傷病上班,有什麼尊嚴可言?
因為畏懼失去工作,被逼服從老闆指示進行危險工作,或像去年十號風球過後不顧危險也要上班,有什麼尊嚴可言?
爭取保障工人生命的運動,又怎會不是工運?
2018年香港的勞動節遊行,移工團體隊伍抬著百多個紙棺材道具,象徵每年百多名客死異鄉的家務工。這些移工有的是在抹窗期間跌死。沒錯,香港每年都有家務工因為抹窗跌死。但當勞工處頒佈指引,基於安全禁止僱主要求家務工抹窗時,公眾輿論一面倒地表示不滿,更形容保護家務工的規定讓「工人變公主」。
但如果你認為,致麗大火或鹽城爆炸這些慘劇是不應發生的,就應該清楚知道,工作不是賣身,更不是賣命。不論是抹窗跌死的家務工、疲勞駕駛的司機、無法忍受職場欺凌而自殺的教師,都是枉死。而要避免更多人因此而死,第一步就是問一次,自己因每日從事的工作受了什麼傷害,自己的同事又受了什麼傷害,有什麼辦法,可以一同改變這種現狀。
否則,紀念很久以前那些不認識的死者,也沒有意義。
(完)

《維工新聞》編委
22.04.2019

若有興趣進一步研討交流,請發電郵到本人電郵地址: leungpolung@gmail.com


2019年4月23日 星期二

殘疾人士工作是權利,不是福利



殘疾人士工作是權利,不是福利

龍少也是一位殘疾者,故深感我們殘病者需要,提出「殘疾人士工作是權利,不是福利。」因為工作是人的基本權利,殘疾人士只是一位有病在身的人,其在社會上的權利和義務與一般人無異,所以要求工作崗位不是福利,而是權利。獲得工作崗位後也是工人階級的一分子,能為社會盡一分力。
如能找到工作,我們尚應有組織權和集體談判權,是為勞動三權,這也是基本人權。有了組織權,就可團結一起行動,為自已的社區出力,改善自己的生活和社區環境,等同為人類謀福祉。現盲人工廠工友提出爭取參與決策權意義就在此,我們要主動參與自己社區決策,提出建議,進而是全港社會事務,不要做被動只是諮詢的角色。
在工作是權利不是福利前提下,我們更可要求待遇平等,與社會上各界別一起爭取共同利益,如「八小時工作、八小時休息、八小時自主生活」的三八制,及生活工資和退休保障等全港事務,盡工人階級設社會的義務,提出我們的意見。
提出以上要求並不是要特權,而是追求基本人權,讓我們如普通市民一般生活,並能服務社會,為人類作貢獻。
康復的殘疾人士完成治療後,都有自我照顧能力,甚至建立了自己的生活圈子,在社區內享受自我的愉快生活。
現盲人正在鬥爭,全體殘疾人士應站起來加入鬥爭行列。大家一起參加五一遊行吧,與全港各工人組織走在一起,互相支持。
(完)

龍少爺
20.04.2019 

若有興趣進一步研討交流,請發電郵到本人電郵地址: leungpolung@gmail.com



2019年4月20日 星期六

籌募捐款




各位友好:我(梁寶龍、石炳坤、陳錦康阿班)的朋陳玉英(小英)急需款進行肢更換和城中村兒童溫習書屋經費,她是93年深圳致麗工廠大火倖存者,無情大火毀掉她一手一腳,身體70%深度燒傷,但這沒有摧毀她頑強意志,她從無數次醫手術恢復過來,并創辦重自強殘疾人服務站當地城鄉殘疾人,職業病者和留守兒童服務。如今她大概需款港五萬元。請大家慷慨解囊幫助小英渡過艱困境。
 捐款請存入石炳坤恆生銀行户口:295—369060—001
香港基督教工業委員會有限公司恆生銀行(回條註明需要慈善捐款收據)户口:227—445210—001
支付寶.jpg
支付寶帳號:vanyi_bb@hotmail.com







微信帳號




需要開列證明者,請將資料電郵給我:leungpolung@gmail.com

若有興趣進一步研討交流,請發電郵到本人電郵地址: leungpolung@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