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登賢與1920年機工大罷工
前言
香港史書對1920年代香港罷工史有三缺一情況,不提1920年機工大罷工,只說1922年海員大罷工,1925年省港大罷工,近年國內出了一本《羅登賢史料匯編》,情況如呢。
我且先寫出羅登賢的簡介,他與蘇兆徵同是以香港為家,放眼中國革命的工運領袖,參與了1920年代香港三大罷工。
羅登賢的工運路在太古船塢起步,估計他是香港華人機器總工會(簡稱華機會)早期會員。《羅登賢史料匯編》有多處提及1920年機工大罷工,可是卻不寫出發動這罷工的是華機會。
羅登賢於1925年加入中共,1930年任中共核心政治局委員,1931年任中華全國總工會(簡稱全總)委員長。當時中共主政的是李立三,及後被批判是左傾冒險主義,主持廣東工作的羅登賢承認錯誤,犯有獨裁和命令主義作風,調離廣東到江蘇工作,仍是中央委員。1933年犠牲時28歲。
機工大罷工
《羅登賢史料匯編》記述機工大罷工在第188、207、222、256、278、317、357、363、388頁,多處用同一段文字,「1920年4月香港爆發了機器工人大罷工,工人取得增加工資的勝利。」
《羅登賢史料匯編》第222、317-318頁,指1920年的鬥爭中成立了工會。第257、363頁,記述是「籌劃成立本廠的華人機器工會」。據現有資料無法佐證這一記述,亦無有力資料指是錯誤。
《羅登賢史料匯編》第363頁,機器工人大罷工,要求改善待遇,爭取民主權利。」機工罷工主要要求是加薪,加薪是改善待遇之一,著者歐陽效廣加上「爭取民主權利」,這是没有其他人說過的,龍少没看過要求條件全文,不知有没有這內容,但宣言是没有談及這內容的。
《羅登賢史料匯編》第429頁,1922年支海員罷工時成立太古船塢工會。表面來看與第257、363頁,指的1920年鬥爭時籌劃成立,本廠的華人機器工會用詞略同,不知是不是指同一件事。現有資料無法佐證,亦無法指是錯誤,或者許去查閱太古公司的檔案能找到答案。
我們另談一下馬曉東的《羅登賢》,第12-13頁提及機工罷工,有一段描寫羅登賢反對華機會調停內容。《羅登賢史料匯編》没此內容,其它論述機工罷工書也没有這內容。但我反覆看文中羅登賢說話,好似海員大罷工時,海員工會批評調停者的說內容。
馬曉東的《羅登賢》第13頁,有一段因機工罷工,羅登賢被捕囚六個月內容。而《羅登賢史料匯編》没有這內容。另第223頁,林鴻暖和何錦洲把這事時序放在1922年的海員大罷工太古工人支持海員罷工,羅登賢因而被捕判囚六個月。其他資料没法佐證被捕一事,亦無有力資料指是錯誤。政府和太古會否有這方面的檔案。會在接下來的文章談羅登賢與海員大罷工,才深入談這問題。
《羅登賢史料匯編》第223頁,1924年楊殷等去香港發展中共組織,培養了羅登賢入黨。第257頁,羅登賢在醒藝群俱樂部結識中共黨員陳日祥。華機會在西灣河有群愛公論社。陳日祥曾在中環街市活動,及華機會紅磡的醒藝俱樂部教音樂。羅登賢在港島西灣太古工作,為何去紅磡醒藝群俱樂部結識陳日祥。唯一解釋太古和黃埔都是華機會會員重點區,羅登賢為華機會會務奔走這兩地。
評說
《羅登賢史料匯編》能多處記述機工大罷工,我們香港出版的香港史書為何三缺一呢!甚至一些自稱中立的著者也如此。因為它親國民政府嗎!那你可知它有親港英的一面嗎。從羅登賢一生可見,港人不只曾是中共領導核心人物,且是全總最高領袖,海員領袖蘇兆徵有位居此重要地位。
(完)
龍少爺
12.03.2025
若有興趣進一步研討交流,請發電郵到本人電郵地址: leungpolung@gmail.c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