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25日 星期二

讀皇仁首任校長史釗域傳筆記


 

讀皇仁首任校長史釗域傳筆記

 

〔英〕白潔蓮Gillian Bickley著,〔英〕邢影Rudolph M.:《金針度人──費德歷史釗域The Golden Needle: The Biography of Frederick Stewart香港 文韻出版社,2022,香港公共圖書館藏有,可外借。

 

本書第187-188頁有1884年反法罷工內容,指華「首總理」主席梁安(梁鶴巢、梁雲漢,?-1890草擬了一份公告,呼籲罷工者復工返回工作崗位。本書主角總登記官Register General史釗Frederick Stewart1836-1889)表示解決罷工問題是政府的責任,不是東華醫院的華人,輔政司馬師(英William Henry Marsh1827-1906)曾提出免除罷工者罸款。

該書的記述易使人誤以為梁安是當年華首總理,另據維基資料指東華醫院主席李德昌要求見史釗域,但史釗域認為駱克James Haldane Stewart Lockhart1858-1937)已經會見了罷工的工人而予以拒絕,並建議李德昌、駱克(英James Haldane Stewart Lockhart1858-1937))以及一眾東華總理和南北行代表一同商議辦。一位南北行商人促請港英和華人賢紳共同解決問題,史釗域予以贊成,並批准華人代表張貼告示,指示華工復

如此情況下,當時東華主席是誰呢,查看東華網的歷任主席名單如下

歲次丁丑(1877)梁雲漢(梁鶴巢)

歲次癸未(1883)李萬清(李逸樓)

歲次甲申(1884)盧紹勳(盧佐臣)

歲次乙酉(1885)關學經(關愷川)

資料明確指梁安當東華主席是1877,相距1884年有7年。而李萬清即李德昌,是東華1884年主席。白潔蓮一書没有提及李德昌,更易使人誤以為梁安是當年東華主席

香港史學者思行《香港史100件大事》上冊記述,華主席李德昌求見署理輔政司史釗域,冀港英答應保證華工無須為法國戰艦工作,史釗域予以拒絶,並指示李德昌和其他華商出席下午3時會議,與駱克一起商談解決罷工的方法

思行史釗域署理輔政司有問題的,當日龍少的《汗血維城》照抄跟住錯。按維基資料這段期間的輔政司資料如下:

馬師1879年1月3日-1885年6月10日)

史釗域(署理)(1885年6月10日-1887年10月5日)

史釗域(1887年10月5日-1889年9月29日)(任內逝世)

利斯特(署理)(Alfred Lister)(1889年10月7日-1890年1月17日)

金針度人184-193頁,指史釗域於1883年3月30日後任總登記官,至1887年10月8日止,有提及駱克署任,没有記述是那時,要繼續找出他當時的身份。

按年份來看中法戰爭至1985年結束,而反法罷工於1884年底已結束。史釗域署理輔政司時是1885年6月,因此他處理反法罷工時不是署理輔政司。金針度人191-192頁,指1885年12月港督寶雲(英George Ferguson Bowen1821-1899)薦史釗域任輔政司,倫敦同意。

再據香港史教授丁新豹《善與人同》會談中,東華總理梁安建議駱克發出告示,指出在華商斡下,港英赦免騷亂者的罪行,要求參與罷工工人復工。梁安又要求英軍退出東華,以免華人覺得東華聯合港英鎮壓華人,並且在東華空地集會,勸諭華人復工。以上建議都表現出東華以及華商在華人事務的影響力,這正好是港英的忌憚,因此史釗域否決梁安的建議。後來,又有商人建議以東華名義發復工告示,這建議侵奪了港英的權力,史釗域更不會答允。最後,一名南北行商人打破僵局,指現在的局勢並非一個私人團體或公局所能解決。認為與政府合作恢復秩序和終止罷工,這是所有忠誠市民的責任。這正是史釗域期待的言論,華商要聽命港英,而不是聽命廣東政府去處理香港問題。最後,史釗域批准張貼名為「長紅」的告示,指令華人復工。

梁安與李德昌都有提建議,見史釗域的是李德昌,進一步的問題是李德昌是否以東華主席身份見呢。

這罷工是香港工人愛國反帝的表現之一,另一方面說明華商寄人籬下,遇問題不能主動提出主張,而是要等待主子吩咐才去提意見。

(完)

 

龍少爺

04.03.2025

 

若有興趣進一步研討交流,請發電郵到本人電郵地址: leungpolung@gmail.c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