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能廣未必能精
──讀福克納《基進的世界史》筆記
英國考古學家福克納( Neil Faulkner)的《基進的世界史》A Radical History of the World 是一部好書,但因內容是全球性的,他就不能對全球所有歷史有深入了解。因此龍少也只能就書中一些我深入了的中國歷史提出問題,與大家一起討論。
書中不少內容涉及工運,在第353頁談五四時,指在十月革命影響下,全球各地有革命活動,在中國引發學生發動一場反對殖民主義的群眾運動。五四受十月革命影響已有很多論者闡述了,但我認為五四不是一場反殖民主義運動。五四群眾運動主要矛頭雖是對準日本帝國主義,但不完全是反殖民主義運動,文宣上没有反殖言論。當時日本尚未在膠州灣租借地建立殖民政府,怎會是反殖運動呢。反帝運動不一定是反殖運動,但帝國主義和殖民地是有一點關係的。
書中第354頁說,在列強入侵下,帝國主義觸發中國革命,民族主義加以抵抗,列強支持清廷。如他說的革命是辛亥革命,清以高壓統治大多數漢人,清政權成立後一直有漢人在反清,故没有帝國主義入侵也有漢人反清運動。辛亥革命主因不是外因帝國主義,推前看没外因下已有白蓮教作亂,太平天國佔有近半個中國,或許有小小外因,但與帝國主義影響關係不大。作者對帝國主義的影響有誇大的闡述,亦有想當然的論說。
同是第354頁說,從流放歸來的民族主者孫逸仙成為總統,按流放一詞有被判刑的含意,孫中山從未被中國任何法庭審訊,也没有被判刑流放。他是被通緝要保自身安全而不回國,這不是等同流放,或可稱自我放逐,所以用流放一詞極有問題。
第355頁說,中國拒簽《凡爾賽和約》,激發新的革命熱忱,學生領導反帝,上海有大罷工。這數句本末倒置,學生站出來,工人大罷工是要求拒簽,不是拒簽激發罷工罷課。
第357頁說,托洛茨基反對國共合作,這是把他與斯大林的矛盾完全簡單化,托洛茨基早期是同意國共合作的,後因蔣介石發動反革命軍事行動,他按轉變後的政治形勢而改變主張。在歐洲他仍主張打入別的工會,拉攏一班人後打出自己的旗號和主張,這手段與國共合作接近。
(完)
龍少爺
19.04.2025
若有興趣進一步研討交流,請發電郵到本人電郵地址: leungpolung@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