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1月8日 星期四

加拿大太平洋鐵路華工與香港



加拿大太平洋鐵路華工與香港

前言
最近連寫了兩篇美國太平洋鐵路華工的文章:分別是〈18651869:美國鐵路華工的抗爭與成果〉,載《惟工新聞》,網址:https://wknews.org/node/1773,和〈美國華工的生活〉載《獨立媒體》,網址:https://www.inmediahk.net/node/1058894。今次談加拿大太平洋鐵路華工的情況,與香港的關連更大。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中國向德宣戰,以工代兵安排華人受僱到歐洲戰場工作,協助英法的後勤工作,曾乘坐火車經太平洋鐵路横跨加拿大東西岸轉船赴歐。

加拿大太平洋鐵路
美國加州發現金礦後,加拿大西部卑詩省(英屬哥比亞省,British Columbia弗雷澤河(菲莎河,Fraser River也出現淘金熱,華工湧往掘礦。隨着金礦業的開展,建立了自已的社區,各業華人陸續前往尋找不同的工作機會或商機,社區日益擴大。[1]助長了香港的金融、貿易和航運業的發展。
華人湧往美洲為香港船公司開拓了新貨源,當時開往香港的美國貨船,大多數是空船駛來港,裝上中國旅客就開走。[2]據估計,1849-1882年赴美華工累計達卅萬人,他們對西部的開發作出了巨大的貢獻,同時長期遭到白人種族主義者的迫害、淩辱、焚掠、驅趕和屠殺,種種暴行愈演愈烈。最後,美國政府於1882年下令嚴禁華工入境,這時加拿大也發生排華事件。[3]
1860-1865年,來自亞洲港口到卑詩省維多利亞市的船舶不少於16 艘,主要是由香港出發,大部份船舶每次載上二至六百名乘客,大半都是華工。[4]
加拿大太平洋鐵路(Canadian Pacific Railway18804月動工,18857月竣工,僱用了過萬華工。動工前鼓吹反華人移民的政客諾亞•莎士比亞(Noah Shakespeare1839-1921)、駱臣(John Robson,?)、亞瑟•巴斯特(Arthur Burster,?)和阿莫爾•德•郭士模(Amor De Cosmos1825-1897)等已注意此事,詢問曾興建美國太平洋鐵路的承建商安德魯•翁德唐克Andrew Onderdonk1848-1905)將會僱用甚麼勞工。翁德唐克回答說先僱用法國人,然後選用印第安人或華人。[5]
太平洋鐵路橫跨西岸溫哥華Vancouver至東岸蒙特利爾(法文:Montréal),並跨境通往美國中部明尼阿波利斯Minneapolis、中西部芝加哥Chicago和東北部紐約New York等城市 。鐵路全長6,115公里,於1986年停止客運服務,只行駛貨運列車。
太平洋鐵路5年興建期內總共僱用華工一萬七千餘人,佔卑詩省人口五份一,當中數千人原是美國鐵路工人。[6]
1880年卑詩省有白人人口三萬五千人,以法裔為主,估計可以受僱興建鐵路的工人不足四百人。但翁德唐克需要招募一萬名白人工人,日薪為1.5元,管工月薪為125元。可是在維多利亞市Victoria申請職位的142人中,只有39人符合工作要求,只好轉去美國西部三藩市(舊金山,San Francisco招工,但招來的工人質素差。相比之下,以前美國太平洋鐵路的工人日薪已是1.752元間,在如此低工資故招聘工人當然出現困難。資方乘機轉為招聘華工,如此日薪更可再低至只需1元。加拿大總理約翰•亞歷山大•麥當奴John Alexander Macdonald 1815-1891 表示支持僱用華工。[7]
動工一個月後,工程到達傅里沙峽谷時,施工難度增大,白人勞工紛紛私下離去。翁德唐克便可以勞工不足為由,命華商李天沛(?)到三藩市招募160名華工,兩個月後香港更來了473名華工,當中336人在該鐵路工作,137人轉往美國西北俄勒崗州State of Oregon波特蘭市Portland[8]

太平洋鐵路華工
18806月首批華工160人和白人工人40人從三藩市到達卑詩省耶魯鎮(Yaletown。隨着工程的全面展開,勞工的需求量增加和迫切,翁德唐克於是再委託李天沛大量招募華工,再在三藩市招募了813人,又在美國華盛頓州State of Washington標緻海峽Puget Sound招募了387人。[9]
李天沛是台山大江鎮水樓鄉龍慶里人,曾招募華工到美國修築太平洋鐵路,他與廣安隆李祐芹(?)廣華源李天(?)及泰源李奕德(?)合資在維多利亞開設聯昌公司(又譯為李卓公司),專營招募華工生意,聯昌公司從波特蘭招聘了一千五百名華工進入卑詩省興築鐵路。接着招募人數仍不足,第二年(1881年)春,到香港招募二千名華工,租用6艘船從香港載運到維多利亞轉送耶魯工作。[10]負責運送的是施爾施密特與沃德公司(Stahlschmidt and Ward)和韋爾奇與里瑟特公司(Welch and Rithet),是年從各地共運送了五千餘人。1882年該鐵路華工約為八千人,另一個主要承包商是廣安和(Wing Sang),其督理人是葉春田(1845-1927),香港代理人是大創行(譯音)和利良奕(?)的利澤行(譯音)。聯昌公司成立前維多利亞招募華工的代理商是李奕德的泰源,及李佑芹的廣安隆,後合組為聯昌公司。[11]
聯昌公司為翁德唐克提供華工,在香港和維多亞設有支行,負責招募、運載、收容及其他細節等。包辦三藩市和波特蘭的招募工作,聯昌公司甚至未取得合約前即招募華工,並預墊交通費。[12]

在中國招聘華工
華工僱傭關係是以賖單方式執行,由公所貸款四十元,華工以妻子作抵押,公所則解決其簽約後的生活費,回國前要清繳所欠貸款,另加所得工資2.5%,否則不能回鄉。[13]
華工上船前收到一張船票紙,說明船費已付及目的地。

船票紙
茲請接收一名(終站地點)旅客上船,
姓名_______。年齡_______。
_______國_______縣人,運費在(某地)已付。旅客負責自己的行李,任何人執有此票上船均被接納。簽名_______
代理    [14]

前往加拿大航程約兩三個月,華工抵達維多利亞後稍作休息,隨即乘船橫過海峽,駛去傅利沙河上游,乘平底車往勞工營,這段旅程有如被搬運的牲畜,没有人的尊嚴。[15]
根據資料1881年從廣州到維多利亞的鐵路華工有以下數批。419日曉拔•柏勒號(Herbert Black)運來300人,4月亨利•畢克號(Henry Buck)運來250人;5月利富號(Nee Foo)運來600人,6月壯號(Chong)運來500人,7月寬號(Quinta)運來人數不詳,9月仙尼亞號(Xenia)運來200人,[16]總數約為二千餘人。

經香來的華工
1882年單是來自香港的鐵路華工資料如下:
1882年經香港到加拿大的華人有8,083人,從香港運來約為7,508人,詳細如下:
4月羅夫號(W. J. Roth)運來139人,藍衣號(Blue Jcket)運來466人,愛斯甘比亞號(Escambia)運來902人,阿當•申浦森號(Adam Simpson)運來500人;58日西倫號(Syren)運來325人,5月蘇伊士號(Suze)運來890人;56月有7艘船各載137750人,共運來3,454人;712月有832人,總共7,508人。是年另有來自三藩市的295人,及標緻海峽來的280人。蘇伊士號和愛斯甘比亞號是為李天沛運鐵路華工的船。[17]
1881卑詩省華人為10,492人,內有鐵路工人2,900人。1882年底九千名鐵路工人中只有二千五百人是白人,其餘六千五百人是華人。由於市民開始冀望鐵路完工,令到反華聲浪日細。1883年維多利亞國會議員莎士比亞和貝克要求聯邦政府限制華人入境。1883翁德唐克出現財政困難,虧損了二百五十萬元,要解僱三千名華工和五百名白人工人,因而拖慢了工程進度。到了1884年財政問題得以解決,繼續招工。[18]
1883年鐵路僱用了六七千工人,白人技工為八百人,普通工人為三千人,使用華工大減。但來自三藩市的仍有1,874人,而標緻海峽來的為793人,合共3,223人,香港來的只有556人。[19]
1884年翁德唐克接洽了新的工程合約,建築從沙旺拿港到哥倫比亞河西岸鷹關(Eagle Pass)鐵路,全長一百五十哩,僱用工人九千人,華工為七千五百人。1884年鐵路建設進入尾聲時,上半年仍有1,456華工入境。1885年動工的雅拿鐵路(E & N Railway)委託維多利亞泰昌公司,從香港招募華工2,120人,後來再加600人。年中以後泰昌再從香港招募約一千華人,艾登•貝斯號(Alden Besse)載運802人,及瑪打號(Martha)載運35人,另太平洋皇后號(Queen of the Pacific)從三藩市載運80人。此後再無招募鐵路華工,總計建築期內總共招募了一萬七千名華工。[20]
1885年太平鐵路完工,三千餘名華工被解僱,衝擊了勞動力市場,部份華工為了活命,只能求乞或偷竊,引致社會動盪。中華總會館安排4艘船載華工回鄉。再加上美加排華,中華總會館致電東華醫院,着它勸喻華人不要到美加,[21]同年聯邦政府通過限制華人入境法案。

鐵路華工的生活
鐵路華工必須每月從工資中,扣取5角或75分以償還旅費和伙食費,為了償還債務,他們必須工作4-10年不等。[22]
他們每天工作12小時,每週工作7天。不分工種日薪1元,自備膳食,由承建商供應營帳、廚師和的僕役,還供應日常生活用品。合約規定日用品和工具要自資在公司的商店購買,所以每天實際所得為80分加元,每月約為25元,一年約為三百元。扣除開支年淨收入為118元。而白人勞工日薪為1.5-1.75加元,技工如木匠則為2-2.5加元,並且包膳食。翁德唐克僱用華工可節省三百至五百萬加元。[23]

加拿大鐵路華工年收支表
單位:加元
年入
每月25
 
300.00
年支
衣服
130.00
 
住宿
24.00
 
工具
10.00
 
燈油煙草
5.00
 
5.00
 
宗敎
5.00
 
醫藥
3.00
 
總支出
 
182.00
每年淨收入
 
118.00
資料來源:蘇紹興撰述:《加拿大太平洋鐵路華工建路史實》(多倫多:紀念加拿大鐵路華工基金會,1987),第66頁。筆者計算結果與書中有出入,相差70多元。

1901年澳洲頒佈《反東方人法案》,遏止了印度人移民澳洲。在這情況下,印度人轉為移民加拿大,前往香港乘搭剛開通(1891年)的香港至温哥華太平洋航線,到加拿大卑詩省。這時加拿大為阻止華人入境提高人頭稅至500加元,但1907年加拿大總理威廉•萊昂•麥肯齊•金(William Lyon Mackenzie King1874-1950)卻提出引進東方移民的建議,不久,勞工部副部長便敎授旅客代理從印度召集移民以取代華工。[24]
招募鐵路華工與另一相似的苦力貿易很大分別同,運送的船能給予人的基本尊嚴,工作情況和生活比較理想,工資高。鐵路華工部份日用品經香港向國內採購,工資亦經香港匯回鄉,香港的金融和外貿因此得益。有關這方面的論述請參閱〈香港繁榮的恥辱──苦力貿易〉載《汗血維城──香港早期工人與工運》,第88114頁。
直至1906年在香港進行苦力貿易的新舊猪仔館尚有廣祥合、合興棧、源發棧、鴻發棧等21間。[25]

整理本文時參考了大量網上資料:如《維基》、《雅虎》、《百度》和《僑報網》上百條資料,若未能在註解列出,請見諒。

(完)

梁寶龍
12.10.2018




[1] 黃昆章等著:《加拿大華僑華人史》(廣州:廣東高等敎育,2001),第29-33頁)。
[2] 張曉輝:《香港近代經濟史》(廣州:廣東人民,2001),第68頁。
[3] 李勝生著:《加拿大的華人與華人社會》(香港:三聯,1992),第72-96頁)。
[4] 黃昆章等著:《加拿大華僑華人史》,第27頁。
[5] 編輯委員會:《無名英雄的豐碑》(温尼伯:出版者不詳,?),第24-25頁。
[6] 沈衛紅著:《金釘》(廣州:廣東人民,2017),第343-344頁。
[7] 編輯委員會:《無名英雄的豐碑》,第24頁。
[8] 蘇紹興撰述:《加拿大太平洋鐵路華工建路史實》(多倫多:紀念加拿大鐵路華工基金會,1987,第53-54頁。
[9] 編輯委員會:《無名英雄的豐碑》,第24-25頁。蘇紹興撰述:《加拿大太平洋鐵路華工建路史實》,第53-55頁。
[10] 麥禮謙著:《從華僑到華人》(香港:三聯,199213頁。李勝生著:《加拿大的華人與華人社會》,第22頁。編輯委員會:《無名英雄的豐碑》,第24頁。沈衛紅著:《金釘》,第45頁。
[11] 麥禮謙著:《從華僑到華人》13頁。李勝生著:《加拿大的華人與華人社會》,第22頁。黃昆章等著:《加拿大華僑華人史》,第37-38頁。蘇紹興撰述:《加拿大太平洋鐵路華工建路史實》,第49-50頁。
[12] 蘇紹興撰述:《加拿大太平洋鐵路華工建路史實》,第49-50頁。
[13] 蘇紹興撰述:《加拿大太平洋鐵路華工建路史實》,第50-51頁。
[14] 蘇紹興撰述:《加拿大太平洋鐵路華工建路史實》,第51頁。
[15] 蘇紹興撰述:《加拿大太平洋鐵路華工建路史實》,第50-51頁。
[16] 蘇紹興撰述:《加拿大太平洋鐵路華工建路史實》,第55-56頁。
[17] 蘇紹興撰述:《加拿大太平洋鐵路華工建路史實》,第56-57頁。
[18] 編輯委員會:《無名英雄的豐碑》,第24-25頁。
[19] 蘇紹興撰述:《加拿大太平洋鐵路華工建路史實》,第58-59頁。
[20] 蘇紹興撰述:《加拿大太平洋鐵路華工建路史實》,第58-60頁。
[21] 黃昆章等著:《加拿大華僑華人史》,第157-158頁。
[22] 黃昆章等著:《加拿大華僑華人史》,第38頁。
[23] 蘇紹興撰述:《加拿大太平洋鐵路華工建路史實》,第65頁。
[24] 王昺主編:《文化馬賽克》北京,民族,2003),326
[25] 劉澤生著:《香港夜譚》(香港:三聯,1990),第158頁。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