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9日 星期四

台灣移工的故事


 


台灣移工的故事

 

梁寶龍撰文

梁寶霖校訂

 

前言

香港和台灣出版了不少有關外勞移工的書,包括台人到外工作者,台出版的除了在台工作者外,還有台和越南移工在日本情況的書,資料如下:。

1. 台灣移工聯盟編:《移工的仲介故事》(台北:台灣移工聯盟,2019)

2. 佳慧著,陳昱伶繪:透明的小孩:無國籍移工兒童的故事新北字畝文化創意有限公司2017),香港公共圖書館藏有外借。

3. 莊舒晴主編:《折翼驛鄉──宏德新村2號的移工》(台北社團法人台灣國際勞工協會TWA2019),香港公共圖書館藏有,可外借。

4. 藍佩嘉Pei-Chia Lan:《跨國灰姑娘──當東南亞幫傭遇上台灣新富家庭Global Cinderellas: Migrant Domestics and Newly Rich Employers in Taiwan台北行人文化實驗室2017,香港公共圖書館藏有中英文版,都可外借。

5. 江琬琦著:《移工怎麼都在直》(台北木馬文化2022

6. 簡永達著:《移工築起的地下社會──跨國勞動在台灣》(台北春山出版有限公司2023

7. 姜雯著:《奴工島──一名蘇州女生在台的東南亞移工觀察筆記》(台北寶瓶文化股份事業有限公司2018)。

8. 邱琡雯著:《出外──台日跨國女性的離返經驗》(台北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13香港公共圖書館藏有可外借。

9. 邱琡雯著:《──追尋一九六-七年代沖繩的台灣女工》(台北春山出版有限公司2020)。

10. 魯思豪著:《家門口的福音台灣東南亞裔新移民外籍移工的宣教與牧養台北寶瓶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12

11. 香港亞洲家務工會聯合會編:《公義的代價──在港移民家務工解决勞資糾紛的經驗》The Price of Justice” Migrant domestic workers' experience of trying to resolve labour disputes in Hong Kong.香港:香港職工會聯盟,2019中英對照版)。

12. 張大業著:《全球化下的亞洲跨國勞工──抗爭的圖像》(台北,台灣社會研究雜志社,2010)。

13. 周敏、張國雄主編:《國際移民與社會發展》(廣州:中山大學出版社,2012)。

14. edited by Sonita Sarker and Esha Niyogi De.Trans-status subjects : gender in the globalization of South and Southeast Asia. Published by: Duke University Press. 2002. 香港公共圖書館藏有可外借。

15. Nicole ConstableMaid to Order in Hong Kong: Stories of Migrant Workers, Second. Edition Paperback 2007.Published by: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16. Nicole ConstableMigrant Workers in AsiaDistant Divides, Intimate Connections. Published by Routledge, 2011. 

17. Nicole ConstableBorn Out of Place:Migrant Mothers and the Politics of International Labor生在異鄉:流動母親與國際勞工政治Published b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2014.另有Published by:Hong Kong University Press, 2014.

18. 東南亞移民工著:《──破浪而來,逆風中的自由 第三屆移民工文學奬作品集新北:四方文創股份有限公司,2012

19. 《香港移民家務工創作者作品選集》

20. 《許願井的迴響:香港籍家務傭工詩文集》2016年香港社會企業HelperChoice與網上新聞平台Coconuts合辦外傭寫作比賽2017年HelperChoice以開放存取(Open Access)方式,中英文出版。希望讓外傭與其他的讀者,都能自由分享這18個經歷交錯而心情各異的旅程。中文版:https://issuu.com/helperchoice/docs/wishing_well_domestic_workers_zh。英文版:https://issuu.com/helperchoice/docs/wishing_well_domestic_workers

21. 莫倩婷著:《遷移者之歌澳門石頭公社文化發展基金2024

22. 蘇美智著,Robert Godden攝影:《外傭──住在家中的陌生人》(香港:三聯書店(香港)有限公司,2015),香港公共圖書館藏有可外借。

23. 羅漪文著:《我當司法通譯的日子法律之前, 不讓移工喪失權益與尊嚴台北寶瓶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24

24. 香港天主教勞工事務委員會著:移民勞工在香港的境況及移工政策香港:香港天主教勞工事務委員會1999),香港公共圖書館藏有外借。

25. 監察院/著/譯者:《一群在台灣沒有身分的人移工為什麼要失聯?》出版機關  監察院2023

26. 何穎寶Ceciliia Ho作品女移工Her story Jeritan [錄影資料]香港:影意志2009),香港公共圖書館藏有可借

27. The Helper本地紀錄片,沒有中文名,可直譯為《守護者導演: 〔馬來西亞張健德Stepher Teo,攝影盧敬華

香港有外勞電影《移工之城》,導演: 阿爾貝托•格羅薩Alberto Gerosa

 

他者

學者藍佩嘉指台灣的東南亞外勞是「階級化的他者」Stratified Otherization標籤化邊緣化,賦予低等的社會地位及遭排斥

藍佩嘉在跨國灰姑娘一書,記述台灣仲介公司對不同國籍家務移工所賦予的種族化論述,以及仲介如何透過招募機制訓練過程族差異的建構。她把收集菲律賓印尼家務工資料進行比較,探討兩者在台灣近年增減的原因。發現仲介業者類型化的刻板印象,建構出階層化的種族他者,並且在移工勞動市場中創造市場利基Niche Market,以及工作內容、勞動權益上的區隔。向主促銷印尼女傭同時必須折衷化解移工的「控制形象」上的矛盾,要把不文明落後的移工形象,轉化爲有紀律服從專業僕人。

人的歷史中外移入籍當地是常態,如契約勞工的中國人人和印度人,第一次世界大戰的赴歐華工部分入籍了法國,結婚生子落地生根,在法國一代傳一代。而台灣和香港同是立法限制外勞入籍,訂立工作年限,令她們不能達到居住年限的入籍規定。

他者身份令外勞難融入當地社群中,無法成為自己人。「種族化」指將特定社群的生物或文化特性標示、界定爲自然本質的社會過程。此,深入想一下,她們入籍後是我們嗎?香港號稱國際大都會,族群歧視頗嚴重。

談誰是外勞,我們且看一些基本資料,台灣華人絶大部份是福建來的移民,與原住民結婚的第二代有了台灣人血緣,如此是福建人還是台人。如仍是福建人,是否等同是外勞。

絶大部分居港者不是原居民,香港原居民祖輩也不一定是原始社會時已在香港定居。從絶大部分原居民的族譜得知,他們早在英治前來港,是移民,受僱工作則是外勞。現自稱本土者,很多都是移民的後代,或有其血統者。考古發現的香港原始社會土著,尚有後代仍在香港嗎。

 

評說

中華民國前總統李登輝提出「新台灣人」概念,是一個民族主義與政治意識型態,曾經短暫成為台國民政府官方主張,另一前總統馬英九曾以此作為競選主軸。李登輝認為傳統本省外省區分,只要認同台灣,就新台灣人,建立台灣民族主義在台灣共同體意識下形成國族。這主張就是要把台灣分離出中國

外勞能加入新台灣人這一大家庭嗎,新台灣人會接納他們嗎。漢人文化覇權下原住民一度是他者,現漢人文化在台仍是主流中秋賞月,拜天后,以中文為主要溝通語言。

馬來西亞是一個多族群共同生活的國家,彼此互動,在同一學校讀書,同一單位內工作,同一商場選購生活用品,為同一共同政治理念鬥爭。脫殖後沒有創造新人,各自保持自己的生活習慣和語言及宗教,既有共同的,也有獨立的。

(完)

 

龍少爺

03.10.2025

 

若有興趣進一步研討交流,請發電郵到本人電郵地址: leungpolung@gmail.c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