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5月28日 星期三

《1979對越戰爭親歷記》筆記


1979對越戰爭親歷記》筆記
王志軍的《1979對越戰爭親歷記》曾於2008年由星克爾出版(香港)有限公司出版,曾在網上連載,名為《青春無悔1979》,年多來在國內也出現了各種盜版。現由利訊出版社重新編輯出版,作者作了大量增補,編輯周奕重新包裝,面貌大大不同。香港電台邀請王志軍在《中國點點點》講述他參加越戰的經歷。訪問只有個小時,請到中國點點點,2012-02-07參閱
1979對越戰爭親歷記》一書內刊出的前線照片,中越雙方的步兵都是没有戴鋼盔的,只有解放軍炮兵有戴頭盔。我所接觸的圖片中,也未見有解放軍步兵戴鋼盔。中共建政初期,入朝作戰也是没有鋼盔的。在這些戰爭中,解放軍因没有鋼盔而頭部中流彈引致傷亡的人有多少人呢!書中談及的傷亡人士中,大部份都是頭部有掛彩的。為甚麼鋼盔配給炮兵,而不是前線的步兵呢!
王志軍在《1979對越戰爭親歷記》一書中,對政客發動戰爭表示不滿。閱讀期間,我亦感覺到王志軍在咀咒戰爭。回想數週前,美國國務卿希拉莉(Hillary Rodham Clinton1947-?)指責前線美軍向敵軍死屍撒尿。一位可恥的政客希拉莉請問你:“戰爭是誰人發動的!” 希拉莉,妳為何不向發動戰爭的人發炮呢!這或可用馬克思理論可作解釋,因為希拉莉與發動戰爭者在同一階級,當然要維護本階級利益,黨同伐異。
中共為了準備對越作戰,大模模調動部隊,安排在晚上開拔行軍,是為了不想自己中國人知,還是對外秘密呢。可是,如此大規模的軍事行動,已不是秘密,怎能隠蔽呢!當年,曾有香港旅客在廣西看見大批坦克在火車上。回想中共突圍長征時,仍有學者說如何秘密行動,國民黨全不知情,據現有國內出版的國民黨公開軍事資料,和國民黨將領的回憶錄顯示,國民黨的空中偵察已知道紅軍調動部隊意圖南下,有要突圍的可能。國民黨在已知的情况下仍要敗陣,蔣介石的窩囊可見。曾看國產電影,描述林彪揮軍自東北南下,小參謀說:“黨中央要求秘密行動,是否要晚上才行軍。”林彪回覆說:“上千萬人的行動如何秘密,利用日間加速行軍。”對越作戰不是偷襲,夜行軍有多大意義呢!
書中描述了解放軍的傳統戰術“圍點打援”,和林彪的“一點兩面”,“三三制”如何運用在現代戰爭上。可是,圍點打援雖然成功,但越軍利用火力突圍,戰術目的未能收全效。這個情况,在第五次圍剿中,國民黨的火力迫使紅軍退出中央根據地。國軍追剿紅軍時,萬耀煌率第十三師進入貴州追剿,萬耀煌在回憶錄說,因貴州多山路,部隊要放下重武器,輕裝前進,其他國軍是否有同樣的情况,放下重武器呢,暫未看到有關論述和資料。紅軍能北上陝西,與國軍放下重武器有多少關係呢。內戰期間,廖耀湘率新六軍支援四平,林彪命程世才率三縱速至昌圖、開原一線阻截,新六軍就以火力掩護600 輛軍車,用速度衝破四野威遠堡門防線,威脅四野守四平部隊,這是林彪撤出四平的原因之一。抗美援朝時,解放軍亦多次包圍美國,但美軍亦是用火力衝出重圍。看來,解放軍尚未有辦法面對敵軍的重武器。林彪指揮遼瀋戰役時,四野的火力不比國軍遜色,圍攻錦州時,四野的火力更在國軍之上。
(完)
龍少爺
22.02.2012

若有興趣進一步研討交流,請發電郵到本人電郵地址: leungpolung@gmail.com。傳真: 8265 1467


2014年5月22日 星期四

義律報事



義律報事
以下是港英的第一份通告,宣佈保留部份中國法律習慣,但針對中國法律的不人道事項,廢除各種拷刑。但部份中國法律習慣的陋習却得以繼續延續下去,如納妾、妹仔制度等。在廢除妹仔制度運動時,反對者更振振有詞,以義律的通告為法律依據,反對廢除妹仔制度,可見這文件的重要性和影響。民國建立後,中國政府立例廢除妹仔制度和納妾,香港的妹仔制度和納妾仍受法律保障,只對嚴重的問題作出修補,港英直至1971年才完全廢止大清律例,禁止納妾。
本文原取自葉靈鳯著:《香港的失落》(香港,中華書局(香港)有限公司,2011),第81頁。 後來發現有更的版本故改馬金科主編:《早期香港史研究資料選輯》,下冊(香港:三聯,1998,第410-411頁,原刊〈英夷在香港出示〉,載中國史學會編:《鴉片戰爭》(四)(上海:神州國光社,1954),第241-242頁。

《義律報事》
大英公大臣住中國領使義(律)、軍師統帥水師總兵伯麥示,為曉諭事:
照得本使奉命為英國善定事宜,現經與欽差大臣爵閣部堂琦(善)議定諸事,將香港等處全島地方,讓給英國寄居主掌,已有文據在案,是爾香港等處居民,現係歸屬大英國主子之子民,故自應恭順樂服國主派來之官,其官亦必保護爾等安堵,不致一人致[受]害。至爾居民,向來所有田畝房舍產業家私,概必如舊,斷不輕動。凡有禮儀所關,鄉約律例,率准如舊,亦無絲毫更改之議。且未奉國主另降諭旨之先,擬應大清律例規矩之治,居民除不拷訊研鞫外,其餘稍無所改。凡有長老治理鄉里者,仍聽如舊。惟須稟明英官治理可也。倘有英民及外國人等,至[致]害居民,准爾即赴附近官前稟明,定即為爾查辦。至所有各省商船,來往貿易,均准任意買,所有稅餉船鈔掛號各等規費,輸納大英帝國帑。儻嗣後有應示事,即有派來官憲,隨時曉諭,責成鄉里長老,轉轄小民,使其從順。毋違。特示。
一千八百四十一年二月初一日(道光二十一年正月初十日)[1]
(完)

龍少爺
10.06.2017

若有興趣進一步研討交流,請發電郵到本人電郵地址: leungpolung@gmail.com





[1] 馬金科主編:《早期香港史研究資料選輯》,下冊(香港:三聯,1998,第410-411頁,原刊〈英夷在香港出示〉,載中國史學會編:《鴉片戰爭》(四)(上海:神州國光社,1954),第241-242頁。





[1] 葉靈鳯著:《香港的失落》,香港,中華書局(香港)有限公司,2011,第81頁。

2014年5月11日 星期日

省港大罷工影響下的東華義莊


省港大罷工影響下的東華義莊

省港大罷工延續到1926,省港交通阻礙,航運停頓,使到在香港身故的華人不便運往內地原藉安葬,只好暫存東華義莊,再加上已存放在東華三院義莊的棺木骨殖亦不能落船運送回鄉,東華義莊在罷工的衝擊下,運送服務一度中止,日積月累,義莊不敷應用,東華乃向港英提出撥地擴建,港英撥出鋼線灣1572號地段相連之處約5萬餘方尺予東華興建新樓,命名為“丙寅莊”[1]
葉漢明在《東華義莊與寰球慈善網絡──檔案文獻資料的印證與啟示》第137-139頁,談及省港罷工糾察隊拘押東華的蝦苟艇事件。
蝦苟艇原是小型漁船,由於棺木骨殖要循水路運送回鄉,蝦苟便可派用埸[2]
1926722,東華聘請香港天壽號運送台山先人棺木骨殖回鄉,天壽號僱用的鴻利蝦苟艇滿駛至深圳南頭,遭省港罷工糾察隊扣留,並拘押船上舵工,“指為不合手續,破罷工條件,硬要將艇充公”。東華致函南頭樂善堂,“懇求”樂善堂代稟縣長設法維持,請南頭糾察隊從速放行。樂善堂派董理前往糾察隊詢問。糾察隊副隊長說,“伴業由農會會友到來訂明保領”,而糾察隊隊長正在深圳未返,待隊長回來即行保釋放行。隊長回部後,“即交原保農友保釋”,鴻利蝦苟艇繼續前往台山[3]。南頭由糾察隊第五區管轄。
糾察隊將所有與廣州較為接近的防線,大約劃分為7區,與廣州相隔太遠的地區則設立辦事處,以解決一切問題。防線的分區,辦事處的分段,糾察駐防的分配,分別如下:
第一區:廣州的白鵝潭、河南、花地(舊稱花埭)、芳村、黃沙、沙基等,以三支隊駐守。
第二區:順德的陳村、大良、容奇等,以一支隊駐守。
第三區:廣東中西部南岸的江門、台山的公益埠、斗山、廣海、寧陽鐵路一帶,以三支隊駐守。
第四區:中山的石岐、珠海的前山等,以兩支隊駐守。
第五區:深圳,東至沙魚涌,西至寶安、南頭等,以三支隊駐守。
第六區:太平等,以一支隊駐守。
第七區:汕頭等,以一支隊協同汕頭罷工糾察隊駐守。
辦事處設在陽江、電白縣水東、雷州、北海、海南島、淡水等6處。糾察隊數目之多寡,則分別輕重,酌量分配[4]
糾察隊第五區隊部設在深圳羅湖東門老街南慶街22號,今為南慶街省港罷工委員會接待站舊址,又稱思月書院,建於清代,建築物原爲水貝村等張氏的分祠。三開間二進佈局。面闊13.6、進深16.2,面積210平方米1925年省港大罷工期間闢爲接待站,接待往返廣州、香港的罷工工人,後爲省港罷工工人糾察隊隊部,1988年列爲市級文物保護單位。1996年因東門改造需要被拆除。1999年重建於東門老街廣場。
省港大罷工的目標是要打擊英帝國主義者,解放被壓迫的民族和階級。可是,在曠持日久的罷工下,受影響的層面不斷擴大,飽受英帝國主義欺壓的香港市民,未能還鄉入土,亨受鄉情。更苦的是海外華工,慘被賣往海外做苦工大半生,死後只能回來原是中國的土地香港,躺卧在東華義莊北望神州,空嗟嘆!
省港罷工結束後,珠江水路盜賊如毛。19286月,東華的蝦苟艇運送兩具棺木回鄉,在順德大洲海面李家沙遭土匪截擄,後被國民革命海軍查起,東華聯絡有關人士處理[5]。當時國民革命軍海軍司令是陳策(1892-1949),日軍進攻香港時,陳策發動香港市民參加香港保衛戰,港英投降後,陳策與數十名英軍成功從水路突圍離港回國內。

葉漢明在《東華義莊與寰球慈善網絡──檔案文獻資料的印證與啟示》第85-87頁。談及招聘新管莊人一事,每月“工食費”為38元。照“工食費”字面解釋,東華義莊不提供膳食。另據“文虎(羅章龍):《中國職工運動狀況(1928-1930)》,載:《紅旗日報》,廣州,第10號,1930.8.24;載:中華全國總工會中國工人運動史研究室編:《中國工運史料》,北京,工人出版社,第23期,1983,第141頁。”所記1930年香港工人月薪資料互相印證,數值相近。
1930年香港工人每月工資表
類別      工資
     上    中   下
重工業  40元  20元  12
市政   40元  20元  12
輕工業  22元  16元  12
手工業  20元  15元   9
店員   16元  12元   6[6]

葉漢明在《東華義莊與寰球慈善網絡──檔案文獻資料的印證與啟示》第167頁,記載1924年東華代聘仵工到日本工作,月薪為港幣50元 。

葉漢明在《東華義莊與寰球慈善網絡──檔案文獻資料的印證與啟示》第219頁,記載19375月,古巴華人骨殖運送住香港,因海員罷工引致遲滯。香港海員工會於1937年復會,提出《海員抗日救國十大綱領》:1、在日本船上做工的中國海員自動離職,拒絕替敵人工作;2、在別國輪船上工作的中國海員,拒絕運輸任何軍火赴日;3、要求公司船員不要開赴日本。在香港,一時竟有40餘艘船;新加坡和澳洲也有部份船,因海員參加反日罷工不能開航[7]。暫未找到古巴航線的資料。
(完)
龍少爺
25.01.2012

若有興趣進一步研討交流,請發電郵到本人電郵地址: leungpolung@gmail.com。傳真: 8265 1467




[1] 葉漢明:《東華義莊與寰球慈善網絡──檔案文獻資料的印證與啟示》,香港,三聯書店(香港)有限公司,2009,第58-60頁。丁新豹:《善與人同:與香港同步成長的東華三院(1870-1997)》,香港,三聯書店(香港)有限公司,2010,第122頁。
[2] 葉漢明:《東華義莊與寰球慈善網絡──檔案文獻資料的印證與啟示》,香港,三聯書店(香港)有限公司,2009;《東華三院檔案資料彙編系列之三》;第29頁。
[3] 葉漢明:《東華義莊與寰球慈善網絡──檔案文獻資料的印證與啟示》,香港,三聯書店(香港)有限公司,2009;《東華三院檔案資料彙編系列之三》;第137-139頁。
[4] 冼一宇:《粵港罷工糾察隊奮鬥概況序》,載:廣東哲學社會科學研究所歷史研究室編:《省港大罷工資料》,廣州,廣東人民出版社,1980169-174頁。
[5] 葉漢明:《東華義莊與寰球慈善網絡──檔案文獻資料的印證與示》,香港,三聯書店(香港)有限公司,2009,第136-137頁。
[6] 文虎(羅章龍):《中國職工運動狀況(1928-1930)》,載:《紅旗日報》,廣州,第10號,1930.8.24;載:中華全國總工會中國工人運動史研究室編:《中國工運史料》,北京,工人出版社,第23期,1983,第141
[7] 楊建 :《“一二九”前後香港的抗日救亡運動與中共組織的重建》,載:中共廣東省委黨史研究室編 :《香港與中國革命》,廣州,廣東人民出版社,1997,第77-78頁。

2014年5月2日 星期五

苦力一詞的歷史── 《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五十七回筆記


苦力一詞的歷史──
《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五十七回筆記

《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是最早解釋“苦力”一詞來源中文書,直指是來自英語。該書原文:“這‘苦力’兩個字,本來是一句外國話Coolie,是扛抬搬運等小工之通稱。廣東人依著外國音,這麼叫叫,日子久了,便成了一個名詞,也忘了他是一句外國話了。”

苦力是英文Coolie的音譯,普通話拼音為kǔlì,粵語俗稱為“咕喱”,讀音為gülëy,葡文發音為Koolie應是廣東話音譯。
苦力廣意上是指從事體力勞動以賺取工資維生的廉價勞工,狹意上是指在碼頭負責貨物裝卸的工人。
18415月港英出版的《香港政府憲報》Hong Kong Government Gazette第二號公佈的人口統計數字,港島人口有7450人,其中有村落居民4350人,水上居民2000人,商販800人,工人300人。工人中有130人是洋務工人,其餘為苦力和工匠。原文當中苦力的英文是用Coolie一詞,按當時港英的職業分類,所謂苦力不光指是指在碼頭、貨倉、煤站、貨船、其他場所以肩挑背扛從事笨重體力的搬運工人,還包括出賣勞力的非技術性工人,如挑夫、清道夫、糞夫、及人力車夫等也屬這一類別,他們主要以勞力來賺取金錢。四十年代初以前港英聘用的一般工人,工作證上工種一欄寫上Coolie一詞,四十年代尾改用LABOURER一詞後再改為WORKMAN一詞,中文則是“工人”
十八世紀的英文報刊已出現Coolie一詞。1895孫中山策動廣州起義,聘用了400名苦力當革命戰士,港英上呈倫敦的《包德利備忘錄》報告這一件事,原文用“coolies”來指這批苦力,可見Coolie一詞是官方行文用語之一。
1920年的《華字日報》已見使用“咕喱”一詞來稱謂苦力。
Coolie一詞來源有多種說法,未有定論。最早見於德國博物學家及物理學家恩格爾貝特•肯普弗(Engelbert Kämpfer1651-1716)博士於1727年以Coolies一詞來形容在日本長崎為荷蘭貨船卸貨的碼頭工人。恩格爾貝特•肯普弗抵達日本前曾到過伊朗和印度。
Coolie一詞可以追溯到十七世紀中期,可能起源於印度語,Kholees或印地語Kolis,指印度北部身份卑微的拉其普特人Rajput。印度南部泰米爾語有Kuliகூலி)一詞,字面意思是指工資。Coolie一詞來源亦可以追溯到印度西部古吉拉特語Gujuratiગુજરાતી,字面意思指擔任短工。烏爾都語qulī क़ुलीقلی字面意思是在日間工作的工人。以上的印度語,雖然讀音與Coolie近似,但與苦力的真正解釋仍然有距離,表示其來源可能來自印度以外地方。
Coolie一詞來源另一個可能性是來自伊朗,從縮短的阿拉伯語ghilam一詞而來,字面意思是僕人。土耳其語有QUL一詞,字面意思是奴隸。突厥語裏的kölekul詞,字面意思都是奴隸。
Coolie一詞在美洲加勒比地區是指亞洲裔的體力勞動者,而且帶有貶意,尤其是在印度更是不禮貎的用語。在蘇里南Suriname,前英屬圭亞那Guyana和特立尼達島Trinidad IslandCoolie一詞是表示那人是印度裔。 
在印尼,KULI一詞現在是指一位長期工作的建築工人。在俚語中,施工人員經常被稱為kuproy,字面意思是項目苦力。
在馬來語中,Coolie一詞是指一位亞洲奴隸。
在泰國,Coolie一詞仍然保留了其原有的意義,指體力勞動者。泰國總理他信西那瓦(Thaksin Shinawatra)曾於20059月公開發言,使用Coolie一詞來表達對興建新國際機場的工人辛勤工作的感謝,因而激怒了泰國勞工團體,紛紛表示對他信的用詞不滿。
在南非,Coolie一詞最經常用來指印度人,或者是非洲人和印度人結婚後的下一代,是一個極侮辱性用語。
現在的印地語Coolie一詞是指在酒店大堂,火車站和汽車站的行李搬運工人,亦是一個帶有侮辱性的用語。
在埃塞俄比亞,Cooli一詞是指搬運重物的人,亦是一個有侮辱性的用語。
在荷蘭語中的koelie一詞,是指一位工人很辛苦地工作,一般沒有特別的種族含意,但它是一個對種族有侮辱性的用語。
在電影《桂河橋》The Bridge on the River KwaiCoolie一詞多次出現,意思是指從屬或奴隸,或者被當作奴隸使用。
電影《甘地傳》Gandhi中,Coolie一詞被用作侮辱一個種族。
從歷史上來看,苦力是指十九世紀和二十世紀初亞洲奴隸或體力勞動者,他們來自中國南部、印度、菲律賓和印尼等地。

《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五十七回
原文:“惲來當了兩個月苦力之後,一天,公司船到了,他便走到碼頭上去等著,代人搬運行李,好賺幾文工錢。到了碼頭,看見一個鹹水妹。
這鹹水妹……碰見惲來,便把兩個大皮包交給他。問他這裏那一家客棧最好,你和我扛了送去,我跟著你走。”

客棧為了主爭取生意,派員工到碼頭守候客輪靠岸,主動為乘客提供搬運行李服務,帶旅客回自已所屬的客棧。客棧行業工會有義安公社和方言工會,義安公社會員全是客家人,現稱香港梅州聯會。義安公社早期純粹是一個工人組織,只限於客行職工加入,約有七、八十人,目的是爭取改善生活、謀福利、保障工作條件,打擊碼頭惡勢力活動。

原文:“惲來道:‘我住在苦力館(小工總會也,粵言)。每天兩毫子租錢,已經欠了3天租了。’”

苦力館俗稱“咕喱館”,當時從事苦力工作須要先加入苦力館。在中上環交界有一處地方老一輩稱為“三十間”或“卅間”,範圍約為卑利街至水池巷、荷李活道對上、堅道對落,因以前這裏曾有30間小石屋而得名。翻看1899年中區地圖,這30間石屋位於光漢台花園,與當時周遭的大屋相比,確是顯眼的地標。小石屋早已清拆,但人們仍習慣以“三十間”稱呼這一帶。據說這30間石屋是苦力館;另一說是太古買辦莫仕揚(1820-1870)在該處一口氣買了30間樓而得名。
開埠初期南下來港當苦力的人無親人照應,因而衍生苦力館為他們提供住宿和工作機會。苦力館環境十分擠迫,但却是一個不用日曬雨淋的棲身之所。苦力館內有公用廚房,起居飲食要分工合作,有人負責買米,有人負責買柴、買菜等。每間苦力館有450名長工駐館候聘[1]。投靠苦力館的人要把自己的名字寫在竹片上反轉掛於牆上,稱“掛牌”﹔苦力每天回館開工,把竹牌“掛正”外露名字,讓苦力頭點名。苦力館24小時分四工(更)營業,每工4元,日薪計算,如果苦力急需用錢,大可馬不停蹄不眠不休的連開幾日工。苦力館如遇人手短缺,盡起自已苦力館的掛牌苦力仍不足應付所需時,工頭便會往碼頭區招請臨時散工。香港比較具規模的苦力館有“大記”、“發記”、“榮記”。

住在三十間的多為海陸豐和潮汕人,潮汕和海陸豐人士每年農曆七月例必舉行盂蘭超幽盛會,至今仍盛行不輟。士丹頓街62號還存在“中區卅間街坊盂蘭會”。
中環商業區需要大量苦力拉人力車、抬轎、搬運,所以海陸豐和潮州人集中在光漢台開設苦力館,至六十年代才逐漸式微。
當苦力主要是潮州和東莞人,不同鄉藉的苦各據地盤,經常為爭工作機會大打出手,但甚少傷及人命,只是打“拳頭架”,不會騷擾“街外人”。重光後,中西區有10多個碼頭,最為人熟識的三角碼頭是潮汕人地盤,平安碼碩是東莞人的地盤,這兩個碼頭的苦力勢不兩立,經常為爭地盤互相毆鬥,有時甚至動用隨身攜帶的開工用具“鐵鈎”作為攻擊武器。餘下的寶德碼碩、同安碼頭等,苦力為了共同利益,互不侵犯,打鬥較少。三角碼頭苦力必須追隨一名“大佬”,即幫會頭目,工資由大佬分配,大佬的工資高出苦力1倍,當有人意圖侵入地盤時,大佬便負責出頭處理[2]根據英國殖民地部檔案,十九世紀初香港三合會會員達1.5-2萬人,認為所有苦力館幾乎都是三合會的聚會處。當時三合會帶有濃厚鄉誼色彩。
三角碼頭又名永樂街碼頭,位於永樂街以西,德輔道西9號以北,該處有塊三角位的地皮,所以人稱“三角碼頭”。另三角碼頭廣義是指沿著西營盤海邊,從西港城向西轉彎開始一直伸延至屈地街。
碼頭苦力都是赤裸上身,肩搭白布,口咬木籤, 腰插鐵鈎。肩上托貨物,搬米的苦力有時會一口氣托兩三包,重達百多二百磅,還要走過一條寬不足兩呎的木板上岸。竅門就是過橋時動作要一氣呵成,千萬不可以中途停步,而且還要順著木板上下擺動的節奏來平衡身體。至於隨身的白布除了用來抹汗以外,還可以舖在肩胛上有助減輕勞損。鐵鈎則用來鈎起麻包袋,是一件很重要的借力工具。而木籤則是計算工作量的憑記,因為苦力的工資是以件工計算,每搬一袋貨物管倉員便會收下1支木籤,收工時只要數收了多少枝木籤,證明搬了多少袋貨物,來計算工資多少。



那時候社會制度,法治還不是很健全,自然衍生各式各樣的問題,其中最核心的問題是搬米是一盤大生意,誰能控制到這行業,中間的“油水”可謂十分豐厚。由此之故,三角碼頭的風起雲湧都是源自一個中心問題──黑幫爭地盤。而苦力的互相廝殺都是黑幫背後操控,指揮。此外,鄉派的因素也加深了箇中的矛盾。在三角碼頭裏以潮州幫最人強馬壯,其次是東莞幫,福建幫等。在那個絕對是弱肉強食的世界裏,你若不拉幫結派根本生存不了,這也解釋了為甚麼三角碼頭鄉里,鄉音、鄉情的凝聚力如此強烈的緣故。
隨著社會進步,三角碼頭在1976被淘汰,取而代之是信德中心及港澳碼頭,西區走廊等。
有關香港苦力的面貎可到中環天星碼頭香港海事博物館參觀有關文物介紹。
香港海事博物館網址 :http://www.hkmaritimemuseum.org/
(完)

龍少爺
01.06.2013

若有興趣進一步研討交流,請發電郵到本人電郵地址: leungpolung@gmail.com。傳真: 8265 1467





[1] 梁炳華主編:《香港中西區地方掌故》,增訂本香港,中西區區議會,2003,第77-78香港公共圖書館藏有,可外借。
[2] 梁炳華主編:《香港中西區地方掌故》,增訂本香港,中西區區議會,2003,第78香港公共圖書館藏有,可外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