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4月25日 星期五

工殤紀念日看地盤意外數據



工殤紀念日看地盤意外數據
──讀《築景思城》筆記

何佩然著:《築景思城──香港建造業發展史(1840-2010)》,香港,商務印書館(香港)有限公司,2010;公共圖書館藏有,可外借。

近年香港各方面的史書紛紛出版,有關二十年代的海員大罷工和省港大罷工已必是內容之一,認真的面對歷史事實。何佩然的《築景思城──香港建造業發展史(1840-2010)》,更有十九世紀建造工會的資料,和二十世紀二十年代建造業工潮的資料。書中有多個統計表,以數據反映當時工人的生活情況,其中一個是工傷統計數字,又有文字談工業安全。近年我們工人階級都在428的工殤紀念日進行活動,悼念為香港繁榮而犠牲的工友,讀這些文字,或有助我們制訂奮鬥目標。

以下圖片資料來自:何佩然著:《築景思城──香港建造業發展史(1840-2010)》,香港,商務印書館(香港)有限公司。



(完)

龍少爺
25.04.2014

若有興趣進一步研討交流,請發電郵到本人電郵地址: leungpolung@gmail.com,傳真: 8265 1467



2014年4月20日 星期日

麵包糖菓餅業食品職工會史


麵包糖菓餅業食品職工會史
十九世紀二十年代麵包餅業工人没有自己的組織,工人列為洋務工人,加入洋工人組織的“協進工會”。
協進工會於1920年成立,成員包括洋務、西廚和在外藉人士做家務的工人和保姆等,還包括製造麵包工人在內,成員遍佈省港澳。
1922年,麵包工人與香港各業工人發動總罷工,支持海員罷工。
省港大罷工期間,1926524,香港洋務職工會、中華洋務、協進工會、洗衣、敘藝、潔淨、花卉、工務、義和、同樂、清淨、郵局等12個洋務工會組成西業工人聯合會,選舉李錦池(?)等13人為執行委員。
1927年,港英封閉協進工會。
193711月,洋務工會成立,餅業工人譚揚(?)、陸煜垣(?)、鄭君賢(?)、黃學(?)、凌邑(?)、劉安(?)等籌備重組協進工會,每晚在亞洲麵包公司門口討論重組工會事宜,當時餅業工人約200餘人,由於在業工人不多,重組困難[1]
香港淪陷,餅業工人紛紛離港回內地。
1946年,香港重光,餅業工人復員回港,張九(?)、黃學、麥炳(?)、劉安等14人組織籌委會,籌組“港九糖菓麵包食品協進總工會”,發表告工友書,籌備處設在港島皇后大道東,由於要求加入工會的人數眾多,於是租用銅鑼灣謝斐道683樓作會址。194679 正式成立“糖麵西化協進總工會”,第一屆主席為張九,副主席為黃紹雄(?),自此餅業工人有了自已的組織[2]。會址在大道東1452樓。
1948年,工友覺得“西化”兩字不大明確,經過研究改名為“港九糖果餅業工會”[3]。現稱“麵包糖菓餅業食品職工會”,1949年職工登記局批准登記立,編號為1181965年有會員439人,2006年有會員402人,2009年有會員642人,2010年有會員840人,2011年有會員1256人,2012年有會員1399人,近10年會員都有高增長。

麵包糖菓餅業食品職工會
地址:香港灣仔駱克道368-374號百玲大廈2
電話:2832 9181/2832 9181
傳真:2834 0586

1949年,工會經濟困難,業主迫遷,得到電車勞校校長梁力濤(?-2008)協助,讓出灣仔春園街123樓作為會址[4]

梁力濤(?-2008)是電車勞校校長,曾與友人在灣仔春園街123樓開辦“識字班”,後將該處讓給港九糖果餅業工會作為會址。香港高齡教育工作者聯誼會會員。於2008年以90高齡辭世。

19498月,香港物價高漲,工友薪金難以維最低生活,工會開展改善待遇工作,商議決定先在一間廠開始,逐步推廣到港九各廠。馬寶山糖菓餅乾公司工友向資方提出協商,要求改善工作時間和不合理待遇,經過多次商談,雙方都未能達成協議,工人決定罷工,百餘名罷工工人膳食由工會負責,全行工人熱烈支持,在工會領導下,各友會大力支持下,取得勝利。罷工的勝利令工人明白團結的重要性,紛紛加入工會。當時爭得的利益:1.提高工資;2.將每日工時由15小時減至11小時;3.爭取每月3天假期;4.“下欄” 歸工人[5]

馬寶山糖菓餅乾公司設在銅纙灣,工人300餘人。在上海設有廠房。

工會除了組織工人爭利益外,還為工人提供文娛康樂活動,培養文化氣息,成立歌劇組、國語班、英文班、乒乓球隊等。發動不少工人參加工人醫所服務工作,參加東頭村、石硤尾大火慰問工作,協助維持時秩序。在發放中國送來的大米時,天氣寒冷,餅業工人仍單衣,友會提議借衣服給他們穿[6]糖菓餅業工會還建立了女工部[7]
1950年,工會在旺角亞皆路街建立九龍支會會所。
韓戰期間,美國實施禁運,香港百業蕭條,工會組織成立替工組,協助解決失業工人的職業、生活問題。發動在業工人每月休兩天,給失業工人替工。如不休息,交1天薪金支持失業工人。失業工人可以掛牌吃飯,每餐只收兩毫子菜錢,米由工會免費提供[8]
1956年暴動中,許多工人奮不顧身保護工會[9]
1960年,物價不斷高漲,工會徵求工人對工會的意見,經集中研究後,向各商號出加薪要求,得到大多數廠方同意,普遍提高了工人薪金[10]
1963年,業主收回九龍支會會所,工人提出捐款自置會所,平均每人捐款數十元,於1964年自置深水埗福華街48A9樓為九龍支部會所[11]
1967年,反英抗暴期間,工會發出告工友書,號召工人停工1天,各餅家響應工會,停工1[12]
1972年,利記公司拆缷改建,對長期服務工人只作像徵式補償,最高3個月工資,最少1個月工資,工人不滿,在工會協助下,團結一致爭取,選出代表向資方提出要求,經過8天談判,工人不受恐嚇分化,爭取到最少3個半月工資,最多7個月工資(連津貼)[13]
197357,馬寶山糖菓餅乾公司突然關廠,全廠工人到工會開會,派代表向資方提出遣散辦法,在工會全力支持下,許多廠號工人前來慰問,資方答應作出較合理補償金,是原定的10[14]
1974年,業主收回春園街重建,工會籌建新會所,於19757月購置灣仔洛克道4788樓為總會會所[15]
1975年,寶冠酒樓結業,餅業工會與飲食業工會共同努力爭取遣散費,雙方在勞資審裁達成協議,資方拿出約80 萬元作遣散費,餅業工會兩名工人共取得4萬元遣散費[16]
1982年,工會支持勞校重建。
1985年,工會為工人解決了8宗糾紛,爭取款項超過8萬元[17]
區議會選舉時,工會向會員介紹候選人,派出助選團,積極參予社會事務。
工會與牛奶飲品食品業職工會一起在洛克道3682樓工聯港島辦事處共同辦公。
201110月,美心西餅為配合業務擴充,位於長沙灣的西餅廠將搬到新建的大埔廠房,並安排長沙灣餅廠員工到大埔工作。美心西餅廠合共有員工約1300人。
40餘名美心西餅的運輸及交收組員工,不滿公司把廠房由長沙灣搬到大埔後的薪金及交通安排,與資方多番商討仍無法就遣散安排達成共識。員工與資方在長沙灣廠房開會,如談判破裂,不排險採取工業行動。
員工不滿新廠房的地點太遠,部份員工居住港島和天水圍,考慮到車程太遠,要求資方遣散,但資方表示只可支付首10年工齡的遣散費,員工對安排感到不滿。
美心發言人表示,有30餘名運輸及交收組員工透過勞工處要求公司遣散,但該公司從無任何遣散需要或安排,會繼續與員工溝通。按紀錄,今日有數十名員工請假,運作一切如常。美心強調,在2月起已與員工介紹新廠房及搬遷安排,亦有28條免費來回廠房穿梭巴士線,並為運輸組的員工提供另一組工作時間選擇等,薪金及福利維持不變。結果為工人爭取到應有權益。

鳴謝:本文搜集資料期間,獲勞工子弟中學辦公室單主任提供有關梁力濤校長的資料,謹此致謝!
(完)

龍少爺
8.11.2011

若有興趣進一步研討交流,請發電郵到本人電郵地址: leungpolung@gmail.com。傳真: 8265 1467





[1] 老工人:《餅業工會光輝的四十年》,載:《牛奶飲品食品業職工會•港九糖菓餅業工會聯合會慶祝成立四十週年特刊》,香港,1986,第151頁。
[2] 老工人:《餅業工會光輝的四十年》,載:《牛奶飲品食品業職工會•港九糖菓餅業工會聯合會慶祝成立四十週年特刊》,香港,1986
[3] 老工人:《餅業工會光輝的四十年》,載:《牛奶飲品食品業職工會•港九糖菓餅業工會聯合會慶祝成立四十週年特刊》,香港,1986
[4] 老工人:《餅業工會光輝的四十年》,載:《牛奶飲品食品業職工會•港九糖菓餅業工會聯合會慶祝成立四十週年特刊》,香港,1986
[5] 老工人:《餅業工會光輝的四十年》,載:《牛奶飲品食品業職工會•港九糖菓餅業工會聯合會慶祝成立四十週年特刊》,香港,1986
[6] 老工人:《餅業工會光輝的四十年》,載:《牛奶飲品食品業職工會•港九糖菓餅業工會聯合會慶祝成立四十週年特刊》,香港,1986,第151頁。
[7] 香港工會聯合會婦女委員會:《480860──工聯婦女工作60載文集》,香港,香港工會聯合會, 2009,第7頁。
[8] 老工人:《餅業工會光輝的四十年》,載:《牛奶飲品食品業職工會•港九糖菓餅業工會聯合會慶祝成立四十週年特刊》,香港,1986
[9] 老工人:《餅業工會光輝的四十年》,載:《牛奶飲品食品業職工會•港九糖菓餅業工會聯合會慶祝成立四十週年特刊》,香港,1986
[10] 老工人:《餅業工會光輝的四十年》,載:《牛奶飲品食品業職工會•港九糖菓餅業工會聯合會慶祝成立四十週年特刊》,香港,1986
[11] 老工人:《餅業工會光輝的四十年》,載:《牛奶飲品食品業職工會•港九糖菓餅業工會聯合會慶祝成立四十週年特刊》,香港,1986
[12] 老工人:《餅業工會光輝的四十年》,載:《牛奶飲品食品業職工會•港九糖菓餅業工會聯合會慶祝成立四十週年特刊》,香港,1986
[13] 老工人:《餅業工會光輝的四十年》,載:《牛奶飲品食品業職工會•港九糖菓餅業工會聯合會慶祝成立四十週年特刊》,香港,1986
[14] 老工人:《餅業工會光輝的四十年》,載:《牛奶飲品食品業職工會•港九糖菓餅業工會聯合會慶祝成立四十週年特刊》,香港,1986
[15] 老工人:《餅業工會光輝的四十年》,載:《牛奶飲品食品業職工會•港九糖菓餅業工會聯合會慶祝成立四十週年特刊》,香港,1986
[16] 老工人:《餅業工會光輝的四十年》,載:《牛奶飲品食品業職工會•港九糖菓餅業工會聯合會慶祝成立四十週年特刊》,香港,1986
[17] 老工人:《餅業工會光輝的四十年》,載:《牛奶飲品食品業職工會•港九糖菓餅業工會聯合會慶祝成立四十週年特刊》,香港,1986

2014年4月11日 星期五

港九牛羊業總工會史(草稿


港九牛羊業總工會史(草稿)
“港九牛羊業總工會”成立於1920年,英文名是Hong Kong & Kowloon Cattle Trade Workers General Union
19213月,港九牛羊業總工會與港九肉行持平總工會、鮮魚行、雞鴨行、飲食行、港九車衣工會、理髮煥然工社等70個工會共同組成工團總會。
1922年,海員工會發動罷工,港九牛羊業總工會、香港電車競進會港九酒樓茶室總工會、茶居工會、香港洋務工會等70多間工會表示同情,但未能立即罷工。須到月底工人支取工資,才能採取行動。以上工會共派出7位代表到廣州與海員工會商議籌備一切,並組織“全港同情罷工辦事處”,只提出援助海員的單一要求,並未附加自己的要求條件。
228,港九牛羊業總工會、港九酒樓茶室總工會、茶居總工會、酒宴總會、駁艇業協進總工會、茶葉集成工會、工親愛燒臘行、雞鴨行等70餘團體没有發聲明、宣言,就是為了支持海員罷工,發洩對港英的不滿,領取工資後,毅然加入同盟罷工行列
1924年,牛羊業總工會在香港仔華人永遠墳場興建牛羊業總工會義塚。

牛羊業總工會義塚墓誌
本會同人前在港仙遊者,類分葬各環。每遇拜
掃時期輒形不便,心常戚之。爰集同人竭力經
營,於華人永遠墳場覓一吉地;即日興工建築
以為墓塋。實藉 先友呵護之靈得告成功也。
此山坐酉向卯兼乙辛之原,前有綠水以潆洄,
後有青山以環繞。天然圖畫如在目前。將來先
靈安後進起,實基於此矣。爰為詞以誌之曰:
維兩大之生物兮,恒藉氣而成形。
慨人生之已死兮,得歸土而心寧。
憶先友之在世兮,常互相而相型。
幸佳城之奠定兮,合逢時而薦馨。

民國崴紀甲子仲夏牛羊業總工會立石[1]

1925年省大罷工爆發,620-23日,除海員、電車、印務等工會發動罷工外,港九牛羊業總工會、港九車衣工會、聯福工會、理髮、僑港集賢起落貨總工會、革履、港九酒樓茶室總工會、香港洋務工會、中華內河輪船總工會、海陸理貨員工會、港九茶居工業總會、臘味、油業、腳貨管理、同德勞動總工會、理髮煥然工社等,數萬人先後加入罷工行列。
19383月,《工商日報》受第九集團軍總司令吳奇偉(1891-1953)委托,徵募雨具及望遠鏡等軍用物資扺抗日軍,港九牛羊業總工會響應捐出600港元,公利雞鴨欄捐出40港元[2]
19472月,港九工會決定組織“港九工團聯合總會”,由港九牛羊業總工會、中華內河輪船總工會、僑港集賢起落貨總工會、港九酒樓茶室總工會、港九餐室職工總會、市政衞生局職工總會、僑務紡織業總工會、香港鴻順燕窩工會、港九內衣職工總會、僑工息影、香港人力車總工會、港九職工互助社、意誠工社、港九裝修傢俬總工會、中華海總香港分會、商務印書館職工會、九塢遊樂會、海塢業餘俱樂部、海軍船塢覺群俱樂部(香港海軍船塢覺群機業職工會)、水務局聯誼會、百貨商店互助社、博文鑄字聯誼會、港九裝修輪船總工會、港九美髮業總工會、僑港船藝木業工會、僑港玻璃職業工會、革履業、廣樂研究、潔淨外寓、銅鐵工藝社、港九洋衣工會、港九茶行總工會、港九石行總工會、港九旅業職工會、港九報販總工會、香港魚翅職工會、港九車衣工會、僑港煤炭總工會、海陸理貨、港九搭棚同敬工會、港九電鍍業職業、僑港機車鎅木工會、僑港漁船工友總會、港九復群打掙業總工會、港九生草藥業工會、港九敍賢飯店職工總會、香港織造業總工會、金銀器皿、鎚鐵工會、僑港大木運輸工會、港九白鐵業職業工會、港九茶居工業總會、潮州鳯山、清潔灰水、港九藤行平樂總工會等65個工會為發起人,並推中華內河輪船總工會、僑港集賢起落貨總工會、港九酒樓茶室總工會、港九餐室職工總會、市政衞生局職工總會、僑務紡織業總工會等7個單位為常務籌備委員兼聲請立案代表人,借用中華內河輪船總工會為籌備處[3]
1959年,港九牛羊業總工會修改會章重新向政府登記,獲職工登記局批准立案,在職工登記局的注冊年份是1948年,編號為692012年有會員139人。
1948年,港九牛羊業總工會為理事長李志剛(?),監事長為吳海常(?),總務為周仲明(?),交際為文明(?)。
196419651966年等,港九牛羊業總工會發放奬學金給學業成績異的會員子弟,每年支出五六千元。
1965410港九牛羊業總工會通告會員公祭,出席者有車費5元,餐費5元,燒肉券一張兩斤。1967196919701973有通告[4]
1965年時,街市牛羊業工人收入固定,每月300-400元,散工每日15元。僱主供膳,没有下欄,不成文習慣,每天可飲3角咖或茶,在收銀櫃抽起,有些有香煙酒水供應。由早上7時至下午5時。下午3時輪休,外出飲茶。屠場工人,無固定收入,以劏每隻牛羊計薪,如果認得欄頭多自然多工開。每月約300餘元。中午11時至12時工作,間中在凌晨5-6時。時間少,工作吃力,是專門技能,外行人不能參與。起缷牛羊生活最困難,已8年没有變動工資[5]
六十年代時,港九牛羊業總工會已退出工團。主席為許沾(?)。
六十年代,港九牛羊業總工會設有西環第一宿舍,馬頭圍道第二宿舍。會員近千人。
七十年代,港九牛羊業總工會主席為文伙祥(?)。會員2000人。港九牛羊業總工會在孔會休業一天。

港九牛羊業總工會 
電話: 2544 3733
地址:香港中環歌賦街33號經富中心6A
(完)

龍少爺
02.09.2012

若有興趣進一步研討交流,請發電郵到本人電郵地址: leungpolung@gmail.com。傳真: 8265 1467





[1] 鄧家宙編著,陳覺聰校點:《香港華名人墓誌銘(港島篇)》,香港,香港史學會,2012,第305-306頁。
[2] 《天光報》,1938317,香港,第4版。
[3] 中國勞工運動史續編編纂委員會編:《中國勞工運動史》,第5冊,台北,1984,增訂版,第272頁。周奕:《香港工運史》,香港,利訊出版社,2009,第198頁。
[4] 《華僑日報》,1965410,香港,第7張。1967196919701973各年。
[5] 《華僑日報》,19651215,香港,第7張第1頁。

2014年4月5日 星期六

讀劉智鵬《香港達德學院》一書了解港英為何打擊勞校


讀劉智鵬《香港達德學院》一書了解港英為何打擊勞校

我家住屯門,每次乘輕鐵往元朗總會定神看達德書院遺址,看着眼前的馬禮遜樓,思索馬禮遜與鴉片商人的關係,他是否真的没有沾上毒品交易。坐在座位上思考中國知識分子的命運。
要深入了解達德書院,在公共圖書館借來“劉智鵬:《香港達德學院──中國知識子的追求與命運》,香港,中華書局(香港)有限公司,2011一書,這書也有助了解港英打擊勞工子弟學校一事。
《香港達德學院》149頁,引港督葛量洪(Alexander William George Herder Grantham1899-1978)的報告:194612月,一名視學官到達德學院查訪,發現圖書館裏幾乎全是共產主義的書籍,牆壁上張貼的都是宣揚共產主義的文章。1947年敎育司的報告,指達德學院除了政治學課程可能有些偏見,很少發現師生有從事政治活動的跡象。
1945年香港重光後,百廢待興,學位嚴重不足,港英借助民間力量來解決兒童失學問題,工會熱烈響應參加辦學,勞工子弟學校(簡稱勞校)應運而生。港英更特別放寬衞生規則,准許工會在住宅及工會會所內開辦學校,對勞校更給予經濟援助,每名學生每月補助3元,全數每月約5000[1]
隨著國內政治形勢發展,中共將國內幹部撤到香港,部份安排在敎育界,旺角勞校校長鄒劍卿(1914-2005)、紅磡勞校校長巢湘鈴(1922-?)都是中共黨員,巢湘鈴更是香港土生土長的中共黨員,電車勞校校長梁力濤(?-2008)曾隨中共打游擊抗日。
1948年,國共內戰的形勢明朗化,中共將會取得政權。英國對香港未來的地位開始感到憂慮,剛到任的港督葛量洪認為,國民黨在香港的顛覆活動並不需要過分憂慮,他們制造的麻煩不會真正威脅到香港的安全,因國民政府没有強大到足以挑戰英國。不過,要是一個強大而極端反西方、反英和反香港的政府在中國掌權,情况就完全改變。葛量洪面對這個形勢,選擇不挑起事端,但也不會忍受不合理的要求[2]1946年國民黨因九龍城寨治權問題,與英國出現爭論,醖釀領導一場反英運動。葛量洪是否總結這件事件經驗認為,“國民黨在香港的顛覆活動並不需要過分憂慮,他們制造的麻煩不會真正威脅到香港的安全”。日後的歷史亦證明葛量洪對國民黨的判斷正碓。
《香港達德學院》150頁指:1948下半年,英國決定要鞏固在香港的管治地位,並因應中共即將建政作好政治和軍事的準備,開始加強限制和鎮壓中共和左翼民主人士的活動,減弱中共的力量,修改出入境、結社、辦學、僱傭、活動等條例[3]
中共港澳城委的報告指:港英藉口發展勞校,籌募100萬元建築校舍,提出擬成立“中央委員會”,由羅文錦律師(1893-1959、聖公會港澳教區會督何明華Ronald Owen Hall1895-1975)代表政府管理,代替現有的工會、敎會、勞工司、敎育司聯合構成的校管理委員會[4]。勞工司主張接收勞校,敎育司、勞工顧間碧架(?)則主張加強統制一二年後再管,完全由敎會去辦,最後同意等何明華由英國回來再作定。工會計劃利用政府內部的矛盾,支持敎會,爭取敎育司,分化勞工司[5]。中共認為何明華返英,須10月始返香港,態度暫時不積極[6]
8月,港九勞工教育促進會(簡稱勞敎會)常務顧問施玉麒(George Samuel Zimmern1904-1979,?)大律師宣佈己籌得9萬元,敎育司答允撥款15萬元,談話中表示敎育不分黨派階級,工會(中共)贊成先興建校舍,由勞敎會擴大籌募,但將來爭取參加“中央委員會”,一面使現有的管理委員會繼續存在,暫時繼續堅持收容勞工子弟為主[7]
中共決定利用925,港英批准勞校賣花籌款際,擴大號召發動群眾,應付港英的進攻。確定目標:1.擴大工人福利事業,首先是勞校抓緊英國改良政策;2.敎育群眾認識港英統治政策,發動力量迫港英就範;3.擴大影響,爭取中間工會、學校、社會人士甚至英資上層,個別國民黨校參加;4.鞏固工會,發展力量[8]
中共估計此公開合法福利改良運動將會得到群眾的支持,提出“103作口號,首先在內打通幹部思想,確立目的,發動全港工會配合[9]
822,勞敎會公開號召,由15間工會組成賣花委員會,各工會派出積極分子成立“工作人員會議”,利用中西報刊積極宣佈[10]
91,勞敎會舉行二週年紀念大會及記者學校招待會,爭取羅文錦公開廣播,以施玉麒、勞工司等名義印發通訊、街報,製備漫畫標語[11]
99,勞敎會招待港英福利顧問錢氐(秦氐),藉以擴大合法號召[12]
915,各工會分別舉行月光晚會、幹部會,月光晚會有2000餘人出席[13]
918,經過醖釀成熟,先在工廠號召工友自己買名譽花,爭取廠長帶頭買,進一步推動廠外買名譽花,組織賣花隊,掀起賣花熱潮。工人群眾說:“工人賣花破天荒”、“工人也會辦校出錢,應該大家一齊又賣又買”、“我們工會也要辦學校”。初期各工會領花15朵,後來部份工會領花多達1000朵,《華僑報》、《華南報》發表社論評論,中西各報均有特寫[14]
925,賣花隊深入港九新界賣花,籌得75千多元[15]。參加單位94個,學校81間,學生3000餘人,工會賣花隊及工作人員約2000餘人,工友賣者花達2萬餘人,平常工人是不會買花的。工會賣花共籌得4萬餘元,全場賣花優勝者勞校、女青年會、二塢、電車等工會,成為3年來最廣泛、最熱烈、參加人數最多的活動。這次活動,中共認為糾正了過去不走群眾路線經驗思想[16]。據《勞校管委會致港督上訴書》是次籌款籌得75千多元,而港粵城委:《香港分局城委致中央及統戰部電──810月工運報告及今後策略》,1948116,是次籌款籌得85千餘元,這個數值有待進一步核實,暫以《勞校管委會致港督上訴書》為準。
勞教會將籌得款項再開辦紅磡、西營盤第二街2號西營盤勞工子弟學校,灣仔道政府職工子弟學校、油麻地政府職工子弟學校等4間勞校,接辦摩托車工會辦理的摩托車勞校[17],勞校增至12間,香港5間,九龍7間,學生2043人,總班數達63班,學生有2043人。資助工會辦識字班4間,學生250人,共有敎員98人,五六歲以上小學生400[18]
1027,港英向左派團體進攻,立法局會議上,代律政司提請首讀通過《1913年教育法例修正案》,修訂第九節乙項,授權敎育司禁止學校採取不適宜之敎科書[19]
1130,葛量洪發電報給殖民地大臣,指中共滲入學校的情况越來嚴重,不但向青年人進行政治宣傳,更招募他們到華南參與中共組織和戰鬥。提出要求允許港英修訂敎育條例,予敎育司有更大的權力拒絶或取消學校的註冊。特別強調,這是解決上述問題的唯一方法,並且得到行政局的全力支持,文中亦提到修訂其他條例,以應付以後的危機[20]
葛量洪指中共滲入學校,向青年人進行政治宣傳,更招募他們到華南參與中共組織和戰鬥,完全正確,據現已公佈資料顯示,中共建政初期,國內幹部不足,大批香港人北上廣州,在各單位工作。從中國人身份來看,這個行動完全没有問題,國民政府時期,香港人也曾北上出任政府職務。但葛量洪是英國人,殖民地總督,當然不容許這種情况出現,因為這樣會影響英國在香港利益的。
1個星期後,葛量洪收到殖民地大臣的覆電,批准關於修改敎育條例的修訂,其他修訂則稍後處理[21]
英國外交部知悉港英的計劃後,致函殖民地部,轉達英國駐南京大使的忠告。南京大使認為修訂條例一事應知會國民政府,而且強調此舉是為了捍衛民主而為打擊民主[22]
殖民地部接納了駐南京大使的忠告,並轉逹給葛量洪,作為處理修訂條例時必須向公眾交代的信息[23]
1222,港英急不及待在立法局首讀《1948年敎育條例(修訂)(第二)》,條例是對1913年制訂的《敎育條例》的修訂,律政司提出修訂的“目的與理由”,與葛量洪1130電文如出一轍[24]
1228,行政局討論處理達德學院方案,行政局同意在《1948年敎育條例(修訂)(第二)》生效後,立即致函達德書院院長,要求就政治介入學校的狀况提出解釋[25]
1229,立法局二三讀通過《1948年敎育條例(修訂)(第二)》,法例立即生效。
1949120,港英發出公函指控達德學院利用學校干犯3大罪行。1.作為灌輸政治的場所;2.作為政治人物的聚集地;3.作為政治通訊及出版的中心。要求院長提出理由解釋“達德學院為何不應該被取消註冊資格”[26]。葛量洪向殖民地部提交的報告,指達德學院的學生忠實追隨中共的路線,情感上強烈反蔣、反美,在向中共輸送兵員方面着重要和積極作用[27]
223,達德學被取消註冊資格。
34,達德學院宣佈停辦。中共香港分局冷靜安排各方面善後工作,部份敎職員和學生撤往解放區,或派往遊擊區工作及學習。中共没有強烈反應,低調處理,《華商報》只作出1篇評論表示遺憾,《文滙報》作出評論更加溫和,連讉責的語氣欠奉[28]
5月,港英打算解散勞校。工人、家長、教師、學生等開展聲勢浩大的護校運動,並得到社會人士的廣泛支持,發動10萬人簽名,終於得以保留規較大的旺角勞校、摩托車勞校、紅磡勞校、電車勞校、筲箕灣勞校等5間。7月,勞教會舉辦了勞校成績展覽會,進行宣傳,向社會人士展示了勞校的教學成果,深受社會人士的讚譽,參觀者達到900餘人[29]
813晚,勞校管委會與工人代表在會督府舉行聯席會議,工人代表一致反對敎育司的新建議,同意何明華提出完整保留5校的建議,敎育司不派代表,3校實存名改,停辦4校,學生轉官校的折中方案。但何明華、施玉騏、及校管委會其他外籍管理員却不支折中方案,堅持必須接納敎育司新方案,聲言這是行政局的最後決定,不能再爭,工人代表感覺無望,表示不滿,決不同意。認為何明華、施玉騏一反過去採取協商方式,解決問題的慣例,而單方面堅持接納敎育司的方案,和行政局決定[30]
818晚,何明華、施玉騏約見張振南,建議即迅組織“臨時委員會”,管理保留下來的5間勞校,建立副校長制度,副校長人選由工人提名,勞校管委會聘請,被解散的敎職員,何明華、施玉騏答允盡力設法請敎育司安置,7校學生保證能轉入新官校。轉逹敎育司邀請勞敎會1人為敎育局委員[31]
勞校的成立可以說是港英和左派工會的相互合作的成果,而親國民黨的工會却得不港英的支持,只能零星地開辦學校,因國民黨當時是中國的執政黨,曾試圖收回香港,發起反英暴動,港英着眼防國民黨滲透,更甚於中共。時移世易中共掌政在望,港英打擊勞校,防止中共滲透。
(完)

龍少爺
05.04.2014

若有興趣進一步研討交流,請發電郵到本人電郵地址: leungpolung@gmail.com。傳真: 8265 1467





[1] 《文匯報》, 1949617
[2] 劉智鵬:《香港達德學院──中國知識子的求與命運》,香港,中華書局(香港)有限公司,2011,第149-15頁,引葛量洪著:Via Port
[3] 劉智鵬:《香港達德學院──中國知識子的求與命運》,香港,中華書局(香港)有限公司,2011,第150頁。
[4] 港粵城委黨:《香港分局城委致中央及統戰部電──810月工運報告及今後策略》,1948116,載:中央檔案館、廣東省檔案館:《中共中央香港分局文件匯集(1947.5-1949.3)》,廣州,1989,第253頁。
[5] 港粵城委黨:《香港分局城委致中央及統戰部電──810月工運報告及今後策略》,1948116,載:中央檔案館、廣東省檔案館:《中共中央香港分局文件匯集(1947.5-1949.3)》,廣州,1989,第255頁。
[6] 港粵城委:《香港分局城委致中央及統戰部電──810月工運報告及今後策略》,1948116,載:中央檔案館、廣東省檔案館:《中共中央香港分局文件匯集(1947.5-1949.3)》,廣州,1989,第253頁。
[7] 港粵城委:《香港分局城委致中央及統戰部電──810月工運報告及今後策略》,1948116,載:中央檔案館、廣東省檔案館:《中共中央香港分局文件匯集(1947.5-1949.3)》,廣州,1989,第253頁。
[8] 港粵城委:《香港分局城委致中央及統戰部電──810月工運報告及今後策略》,1948116,載:中央檔案館、廣東省檔案館:《中共中央香港分局文件匯集(1947.5-1949.3)》,廣州,1989,第253頁。
[9] 港粵城委:《香港分局城委致中央及統戰部電──810月工運報告及今後策略》,1948116,載:中央檔案館、廣東省檔案館:《中共中央香港分局文件匯集(1947.5-1949.3)》,廣州,1989,第253-254頁。
[10] 港粵城委:《香港分局城委致中央及統戰部電──810月工運報告及今後策略》,1948116,載:中央檔案館、廣東省檔案館:《中共中央香港分局文件匯集(1947.5-1949.3)》,廣州,1989,第254頁。
[11] 港粵城委:《香港分局城委致中央及統戰部電──810月工運報告及今後策略》,1948116,載:中央檔案館、廣東省檔案館:《中共中央香港分局文件匯集(1947.5-1949.3)》,廣州,1989,第254頁。
[12] 港粵城委:《香港分局城委致中央及統戰部電──810月工運報告及今後策略》,1948116,載:中央檔案館、廣東省檔案館:《中共中央香港分局文件匯集(1947.5-1949.3)》,廣州,1989,第254頁。
[13] 港粵城委:《香港分局城委致中央及統戰部電──810月工運報告及今後策略》,1948116,載:中央檔案館、廣東省檔案館:《中共中央香港分局文件匯集(1947.5-1949.3)》,廣州,1989,第254頁。
[14] 港粵城委:《香港分局城委致中央及統戰部電──810月工運報告及今後策略》,1948116,載:中央檔案館、廣東省檔案館:《中共中央香港分局文件匯集(1947.5-1949.3)》,廣州,1989,第254頁。
[15] 《勞校管委會致港督上訴書》,載:《星島日報》,1949621
[16] 港粵城委:《香港分局城委致中央及統戰部電──810月工運報告及今後策略》,1948116,載:中央檔案館、廣東省檔案館:《中共中央香港分局文件匯集(1947.5-1949.3)》,廣州,1989,第254頁。
[17] 方駿、麥肖玲、熊賢君編著:《香港早期報紙敎育資料選萃》,長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6,第426頁,引:《星島日報》, 194858。第426頁,引:《星島日報》,19481121
[18] 港粵城委:《香港分局城委致中央及統戰部電──810月工運報告及今後策略》,1948116,載:中央檔案館、廣東省檔案館:《中共中央香港分局文件匯集(1947.5-1949.3)》,廣州,1989,第254頁。
[19]《華僑日報》,19481027
[20] 劉智鵬:《香港達德學院──中國知識子的求與命運》,香港,中華書局(香港)有限公司,2011,第151頁,引:葛量洪電報,30.11.1948CO537/3729
[21] 劉智鵬:《香港達德學院──中國知識子的求與命運》,香港,中華書局(香港)有限公司,2011,第151頁,引:殖民大臣覆電,7.12.1948CO537/3729
[22] 劉智鵬:《香港達德學院──中國知識子的求與命運》,香港,中華書局(香港)有限公司,2011,第151頁,引:殖民大臣覆電,16.12.1948CO537/3729
[23] 劉智鵬:《香港達德學院──中國知識子的求與命運》,香港,中華書局(香港)有限公司,2011,第151頁,引:殖民大臣致葛量洪,23.12.1948CO537/3729
[24] 劉智鵬:《香港達德學院──中國知識子的求與命運》,香港,中華書局(香港)有限公司,2011,第152頁。
[25] 劉智鵬:《香港達德學院──中國知識子的求與命運》,香港,中華書局(香港)有限公司,2011,第152頁,引:葛量洪,194942CO537/4815
[26] 劉智鵬:《香港達德學院──中國知識子的求與命運》,香港,中華書局(香港)有限公司,2011,第152頁,引:1949120CO537/4815
[27] 劉智鵬:《香港達德學院──中國知識子的求與命運》,香港,中華書局(香港)有限公司,2011,第154頁,引:葛量洪,194942CO537/5780
[28] 劉智鵬:《香港達德學院──中國知識子的求與命運》,香港,中華書局(香港)有限公司,2011,第156-159頁。
[29] 方駿、麥肖玲、熊賢君編著:《香港早期報紙敎育資料選萃》,長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6,第126-127頁,引:《星島報》,1949624
[30] 《勞工敎育促進會為勞校事件聲明》,載:方駿、麥肖玲、熊賢君編著:《香港早期報紙敎育資料選萃》,長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6,第430-431頁,引:《華南報》,1949810
[31] 《星島日報》,1949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