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9月20日 星期六

20-9-2014「中風長者個案研究」發佈會 新聞稿


20-9-2014「中風長者個案研究」發佈會
新聞稿

香港社會保障學會(下稱「學會」)20147月至9月期間,由香港城市大學應用社會科學系副教授何榮宗博士、中文大學社工系名譽副教授馮可立博士及其研究小組成員,以質性研究的方式,訪問了24年齡界乎62歲至90歲不同經濟水平的中風長者或其家屬,以探討現時中風長者的黃金康復期是否獲取所需服務及比較家庭經濟較佳的長者,和經濟貧乏的基層長者,在選用照顧服務時,出現了甚麼情況,學會並於2014920日下午於香港城市大學進行了「中風長者個案研究」發佈會。

家居照顧排長龍‧中風長者康復難
家居照顧服務及復康支援,對中風長者尤為重要。可是,根據立法會LWB(L)-2-c1號文件,截至201312月,改善家居及社區照顧服務(體弱個案)的輪候人數為1,671(平均輪候時間為7個月);而綜合家居照顧服務(普通個案)輪候人數已高達5,200人,因輪候人數眾多,服務嚴重供不應求,長者輪候無期。加上,目前全港只有4間社區康復中心,以支援全港市民復康的需要,對中風長者來說,因為他們得不到適當的家居照顧及復康支援,嚴重影響了他們的康復進展。

研究結果
學會的研究結果指出,中風長者若能在中風後6個月內(中風黃金康復期)進行密集的物理治療和針灸,確實有助他們顯著的康復和復原,令他們的身體活動能力改善,把中風後出現的半身癱瘓,言語不清晰,要坐輪椅,可以改進至全身能活動,只用柺杖或有陪伴下便可步行,言語溝通也較前暢順和清晰。

可惜,研究又發現,醫管局所提供的離院支援服務,只限一至兩個月的安排,未能確保中風長者發揮黃金康復期的最佳療效。回到社區,中風長者十分需要到戶復康及家居照顧服務支援,可惜由於人手短缺,服務名額偏少。政府資助的家居照顧服務一直排長龍,很多中風長者未能享用類似服務,被逼不能居家安老。

目前,社區及家居照顧服務架床叠屋(日間中心、綜合家居照顧服務、改善家居及社區照顧服務、離院支援計劃……),名目多且混亂,令人難以掌握,不合理的服務及津助協議使服務不能以長者需要為先。政府對服務缺乏承擔及周詳計劃,所需的專業及前線同工均短缺。

學會同時也發現前線人員在福利機構整筆過撥款的制度下,薪酬偏低、且缺乏晉升階梯,令保健員人手嚴重流失,據前線員工工會資料顯示,現時有證書的保健員約有14,000人,但當中只有約3,000(僅兩成人)入行。在人手不足的情況下,實難滿足長者的照顧需要

教授強調:「當中有申請綜援或只靠長者生活津貼的長者,由於缺乏經濟能力購買私營復康服務,只可以負擔政府津助的醫療服務和家居照顧服務,但正正矛盾的是,公營服務不足,輪候時間長,一些自費的額外服務卻確實有正面的效果。他們要求政府提供津助,以購買物理治療或針灸服務;而經濟較好的中風長者家庭,他們大多能聘用外傭,或能負擔各類私營服務,故能發揮較佳的黃金康復期效果。」

研究建議
教授就著上述的結果,歸納以下建議:

1.          中風長者及家人對有關病患認識有限,建議醫院醫護人員在病患長者病情穩定後,向長者及其照顧者介紹中風病患、黄金康復期及復康治療計劃,讓他們能配合復康治療,減低因不清楚治療的安排而產生的徬徨不安。

2.          中風長者病發時在醫院只停留一段短時間,病患影響了他們不同的身體功能,不少行動不便,雙手不靈活,嚴重的甚至半身癱瘓,吞嚥困難,離院後在社區生活會遇到不少困難,再者他們需要持續做復康運動,尤其在黄金康復期的半年裏,因此,醫療單位與社區社會服務單位的聯繫,對支援中風長者至為重要

3.          中風長者及其照顧者多尋求針灸等中醫復康服務,服務亦見成效,這些服務收費昂貴,大大增加患者經濟壓力,建議醫管局考慮設立公立中醫中風復康中心,或於日間醫院加設中醫復康部門

4.          政府出於醫護專業責任,必須確保和資助有需要的中風人士在黃金康復期內,以致首年內獲取社區康復中心或上門的密集物理治療和針灸服務,如:在大專院校增設物理治療師學位、開設物理治療助理課程、在全港18區增設社區康復中心等,以確保有足夠的人手供應及服務名額。

5.          為有效規劃長者社區服務未來的需求,建議統計處在2016年進行的中期人口抽查,應特別統計長者健康狀況及自我照顧能力,提供更新更準確的長者人口狀況資料,作短中長期規劃之用。

6.          健員薪級制度和晉升階梯,來增加長者家居照顧服務人手,落實中風長者居家安老和康復。
表一﹕
職位
時薪
條件
初級保健助理
50
無須經驗、要有一至兩周短期培訓
中級保健助理
60
須有兩年保健助理經驗
高級保健助理
70
須有兩年中級保健助理經驗
初級保健員
80
須有保健員兩個月培訓證書及兩年經驗
中級保健員
90
須有證書及三年初級保健經驗
高級保健員
100
須有證書及三年中級保健經驗
(註﹕時薪低於政府薪級表月薪15,000元至25,000元。在整筆過撥款下,社福機構給保健員的月薪平均約12,000元,而私營安老院的薪酬更低。保健助理負責的工作﹕包括送飯、清潔、陪診等。而保健員負責的工作則集中個人護理、協助沐浴和如廁等。)

出席的中風長者家屬補充
出席的中風長者的家屬李太批評康復治療缺乏支援,無論是離院後所提供的治療服務或是復康大樓人手不足的問題,都直接影響中風者的生理及心理質素

李太自己也是長期病患者及傷殘人仕,是一位特殊教育工作的退休老師,因不能上落梯級太多而由家人建議提早退休,退休已有十年了。這十年因為需要家居照顧服務,所以一直由其先生負責。因此,李先生也只做散工去應付日常醫療及生活費。退休時,兒子剛踏進社會工作,縱使正香港經濟低迷,但一家生活也能安穩,不需政府支援。然而,去年李先生中風,失去家庭收入支柱,而兒女的各自收入只足夠他們的家庭開支。所以,現只用這些年來的積蓄去應付醫療使費及他倆的生活費。李先生因中風而需要坐輪椅及插喉吊奶,李太也是傷殘人仕,均需要由保健員及家務助理負責他倆的生活。

復康大樓照顧員不足的情況
住在復康大樓內,李太完全體會到人手不足對中風者及其家屬的心理和生理質素影響。李先生因配合物理治療師的步行練習,而錯過了換片的時間,期後向照顧員反映,照顧員只示意等一會,就沒有出現,使李先生覺得沒有被尊重。李太表示希望醫院能改善這基本人權的需要,提供以人為本的服務。

醫院及社區脫軌,居家安老成空話
而在離開復康大樓後,醫院只提供8-10堂的物理治療服務,全無進展,治療期結束後,再沒有任何支援。即使李太曾向醫務社工求助,只被建議送李先生到老人院,沒有真正幫忙他倆居家安老。後來,李太從朋友口中得知有日間社區康復中心可提供治療,便向醫院施壓要求轉介服務,最後才得服務。整個過程得來不易,使李先生及家屬都受困擾,希望類似的情況得以改善。


如需進一步查詢,歡迎致電6540 8410 與本學會組織幹事張雅嵐姑娘聯絡。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