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8月13日 星期六

憲報上的英文翻譯


 


憲報上的英文翻譯

 

整理憲報上的工人組織資料時,有一些特別的發現,名稱的英文名以拼音為主,當中的拼音不少是有音標的。如:聯益社鹹魚行salt fish wholesale dealersLün Yik She;同安社生猪欄行pig dealers guild, whole-saleTong On Shê;八邑賑濟會Pái YapFlood Relief Society等。

好友Peter Pang提供這些英文音標資料給我,指這是港式拼音,韋氏羅馬拼音系統wade-giles有不同 ,詳細資料參閱以下網頁https://zh.m.wikipedia.org/zh-hk/%E9%A6%99%E6%B8%AF%E6%94%BF%E5%BA%9C%E7%B2%B5%E8%AA%9E%E6%8B%BC%E9%9F%B3

當年憲報中東華醫院的英文是Tung Wa Hospital,「華」字英文是Wa,不是現今用的Wah,正合以上網頁的解釋。

1916年後的憲報已少見這些音標,但1938年的《畢氏勞工報告》Report on Labour and Labour Conditions in Hong Kong,再見到有不少這些音標出現,不知為何呢!

另一有趣的是,紹記棧的「記」字英文是 Kei,而生記等大部「記」Kee,看來應是手民之誤,還是另有因素。憲報中的中英文錯字頗多。

中文的手民之誤有「香港理“鬚”同業煥然工社,Barbers GuildThe Hongkong Wun Yin Society」。後改正為「香港理“髮”同業煥然工社」。

縱觀所有社團名單及數量,表面來看香港人組織社團好活躍,各個族裔的人都有,且種類繁多,有宗教、文學、表演藝術和體育等,可算有結社自由,但要註冊。到了1925年省港大罷工時,提出要求華人有結社自由,是否要求取消註冊。有待深入研究。

(完)

 

龍少爺

12.08.2022

 

若有興趣進一步研討交流,請發電郵到本人電郵地址: leungpolung@gmail.c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