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29日 星期三

《香港保衛戰紀》書評之一

 



《香港保衛戰紀書評之一

 

前言

Watershed Hong Kong著:《香港保衛戰紀──18個需要記住的香港故事》(香港:蜂鳥出版有限公司2021

香港保衛戰紀28頁,記述主角第十四旁遮普14th Punjab Regiment第二營機槍手李森Sepoy Resham Khan1906-1987,於1941年12月11日下午撤離醉酒灣防線,由西往東走,經魔鬼山往碼頭去港島,文中沒有說去那一個碼頭,按現有資料應是九龍城碼頭。記述者沒有加入當時的資料,讓讀者深入了解主角的經歷龍少以維基百科資料為主,加上其他書籍,發覺記述有小小問題。

 

碼頭

文章說李森在碼頭被日軍包圍,日軍佔領了碼頭附近,並以炮火壓制他們。李森開火掩護其他人上船,自己趕不及上船,只好負傷跳下海游水到港島。

綜合資料是:加軍於晚上1930分在九龍城碼頭登船撤往港島,香港義勇軍團Hong Kong Volunteer Corps)裝甲車隊則佐敦汽車渡輪碼頭登船撤退。衛軍第一連破壞啟德機場後,於12日凌晨在九龍城碼頭由魚雷艇接走。

晚上9時30分旁遮普二營與第七拉吉普7th Rajput Regiment營取得聯繫旁遮普A連及B連於12日清晨直接撤往港島,殿後的旁遮普C則加入海灣防線。旁遮普營及拉吉普營經過長達30小時沒有糧食補給的行軍和戰鬥,部分單位更要行經崎嶇山徑,但都於12日上午抵達魔鬼山半島,除了拉吉普營、旁遮普C連及第一山炮連外,其餘部隊都已撤往港島。旁遮普營部指揮人員原本應往魔鬼山方向撤退,卻於11日半夜因黑暗而迷路,錯誤經由清水灣道進入九龍中部,只好於12日清晨改經尖沙咀天星碼頭撤退。這批旁遮普營營部人員於撤退期間,先在九龍擊退支持日軍的黑幫份子,然後在尖沙咀與餘下的小量蘇格蘭營士兵會合,再一同於尖沙咀火車站香港文化中心)附近與日軍滲入九龍的斥候隊交火,最後趕及到碼頭登船港島。

文中說在碼頭被日軍包圍,日軍佔領了附近,並以炮火壓制他們,綜合資料進入九龍城只是極小量日軍,應對英軍上船撤退構不成威脅。如果英軍被包圍可能有大量人陣亡或被俘,文章沒說這些,是編輯未盡責用力核對資料,文中沒有說與李森同行有多少人,帶了多少軍械或軍需品,因他是機槍手,一人不能操作的,如是維克斯機槍Vickers,量不輕携帶着它走山路十分辛苦。

李森開火掩護其他人上船,龍少設想他他要抛棄軍械才可泅水到港島。

 

比較

看國軍撤出南京是混亂的,指揮和組織極有問題,英軍撤離九龍能按計劃進行,裝甲車和重型軍備都能帶走。

李森不只是為英國利益而付出,勳章是應得,為保衛香港付出汗水值得尊敬和懷念,感激非華人能全心全力衛港,更覺為漢奸汪精衛辯護者的可恥。

(完)

 

龍少爺

30.10.2025

 

若有興趣進一步研討交流,請發電郵到本人電郵地址: leungpolung@gmail.c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