罷工基金文章系列之三
[編按]看完阿正和RUN CHAN的罷工基金文章,再介紹另一好友區刀對罷工基金的不同建議,原文刊在他的FACEBOOK,發表時題為〈政治罷工 集思廣益〉,現節錄有關罷工基金部份刊出,他亦提出了對罷工基金操作的具體建議,各人按月供款。區刀曾參與罷工工作,對罷工各問題有一定了解,其建議有一定實戰基礎。
工運組織者區刀談罷工基金
區刀
既然不知是否「合法罷工」,那麼怎樣才能保障自己不被老闆乘機解僱?首先,參與抗爭本身就無法寫包單全身而退,但大家節衣縮食互相幫助,互相介紹工作,就一定做得到,而且從今天開始就要做。說到底,人數是最大保障,你咪試下炒一百萬人囉。但正如上街要豬嘴頭盔,罷工也有一套特定的方法自我保護。我想得出的方向有三種。近日亦以此作為街站(以及airdrop)宣傳的重點
[2]:
四. 建立真正的罷工基金,而非用偶然捐款維持
沒什麼,簡單數學問題而已。紥鐵罷工籌得120萬;碼頭罷工籌得854萬;海麗罷工籌得28萬。都是數千甚至上萬市民支持數十至數百工友。現在過百萬人罷工,絕不可能再用這樣的模式,而是要建立真正的罷工基金。
真正的罷工基金是什麼回事?很簡單。香港大部份工會的會費極低,每年只收數十至數百元,在世界上算是非常罕有。在歐洲、美國、印尼、台灣等地,工會的常態,是會員交月薪的1至2%(甚至更多)作為會費,用作會址及職員工資等日常開支,以及累積罷工基金!由於有會員每月會費的累積,到了罷工期間,工會可以支付會員工資的70%(甚至更多)作為罷工期間的生活津貼。已經有網友提出類似想法 [3],實在好到不得了。
以反送中運動的規模及無大台的性質來說,當然不可能有單一個系統可以統籌上百萬抗爭者的罷工基金。如果有,我們已經有能力另組政府,甚至比現在的政府做得更好了。你諗下劏房波派4000蚊派得幾撚柒就明。我能夠構想的情況,較合理的做法是約20人組成一小組,每個成員就預留5%月薪用作抗爭開支,在成員有需要的時候提供經濟支援,並支援其他抗爭者的物資和糧水,形成一個一個小型的抗爭基金。
五. 何不趁機加強聯繫?
要做到互相支援,互相保護,要的不止是出錢出力,還要改變自己與其他抗爭者的關係。相信在這五十多日以來,大家都各自在戰場上認識到新的戰友。除了在現場萍水相逢,靠著默契和信任行事之外,有沒有可能加強聯繫,更有效地支援對方?20人一小組,除了一些現存的網絡之外,容納更多新相識的朋友,不是不可能。
龍少的回應
區刀在文章開首指出:既然根據香港法例無法肯定罷工是不是合法,所以不需執著要合法才去罷工,龍少極之認同。我們尚要知道舉行政治罷工後,政府尚可用很多其他法例來檢控你,所以不應只著眼合法兩字上,自縛手腳。
區刀提出的小組形式,應是工會早已存在的基層單位組織,若你的工會尚未有,立即着手組織吧,為持久的鬥爭作好準備。若不知如何入手,請參閱香港工運史研究小組編譯:《成功組織者的八堂課》(香港:香港職工會聯盟,2019)。該書是譯自Alexandra
Bradbury, Mark Brenner, and Jane Slaughter 合著的Secrets of a Successful
Organizer,工盟亦會配合此書提供有關課程,留意工盟的通告。
反送中運動雖然無大台,但在聯繫工作上是很多細組織的,這與區刀的小組概念有相類之處,能否在這方面上加以發揮呢!龍少没有參加這些小組,完全不了解不懂,故不瞎吹,只能提出聯想。
區刀又提及基金「在成員有需要的時候提供經濟支援,」這亦是早期工會的作用之一,六七十年代亦有儲蓄互助社出現,是一種經濟上互相支援的概念,對小組罷工金有參考價值。
(完)
龍少爺
20.08.2019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